正文 第15章(3 / 3)

有一個班的孩子們練習齊步走,每兩個孩子手拉著手成一組。年輕的女老師先喊一二、孩子們就跟著喊三、四!

那是呐喊般的高聲,強有力的鞋子踏地聲。

“大家的聲音很尖,聽的人耳朵痛的,所以聲音應該從肚子出來才行。老師不是早就跟你們說過麼?聲音一定要從肚子發出來。”

老師提醒之後,孩子們呼喊聲變低了。

其次是練習走步。老師拉著孩子們兩手: “好,一、二、三、四!”

和孩子一起走步。

每個孩子都由老師這麼教一次,隊尾的那個學生是個男孩子,他好像等得不耐煩了,便自言自語地說: “老師,水田老師上哪兒去啦?”

手在空中抓撓著尋找老師。

現在是練習雙腳並跳。這個項目也是老師牽著孩子的兩手一起往上跳。因為眼睛看不見,孩子跳的時候有些害怕。

“可真費事啊,說是有的要把著手教,可實際上卻是什麼都是把著手教哪。”

花子母親這樣說。

“老師,健二哪裏去啦!”

一個女孩子這樣問。健二大概是和自己手拉手的男孩子吧?

“在,在這兒哪!”

一個男孩大聲地喊著回答。

跳躍運動一完,老師就布置下一個練習項目: “好,大家都把手拉在一起,然後是兩臂伸直,確定間隔 然後就是曲膝運動,向左右轉頭運動。這類運動照樣得老師一人一個地擺弄他們的身體,一個個地糾正。

另一班是更小的孩子,也是一位年輕的女老師一邊拍著手掌一邊跑,大家就追她。

看起來似乎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遊戲,但是對於盲童來說,按聲音所示方向,敏捷地、自由地活動軀體,卻是很不簡單的要求。

就在這個課時之內,教師曾經手牽手地帶著四個學生去廁所。

剩下的孩子隻好傻站著,但是,有的卻喊起來: “老師!”

“老師!”

“大木老師!”

“大木老師!”

有一個孩子喊: “我是迷路兒!”

他這樣一喊,大家像合唱似地喊: “我是迷路兒!”

“我是迷路兒!”

“我是迷路兒!”

“老師,大木老師!”

然後,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牽起手來唱道: “迷路兒,迷路兒,咕咕根兒,咕咕根兒。”

而且兩臂模仿翅膀扇個不停,彎曲兩膝,裝作雞的模樣,在操場上兜圈子飛。別的孩子也兩個人一組拉起手來唱著: “迷路兒,迷路兒,咕咕根兒,咕咕根兒。”

“啊,怪可憐的!”

花子母親這麼說: “一小會兒的工夫看不見老師就那麼找。麻煩是真夠麻煩的,然而確實可愛。盲童們絕對相信老師,依靠老師……”

“嗯,就說花子吧,她就很相信我。”

“那是當然。達男就有花子這麼個學生,他可是個好老師呢。”

“我幹脆當個盲人學校的老師吧!”

達男這麼說著就把花子往跟前拉了拉。

這時,鈴聲響了,大木老師正揮舞著鈴鐺向操場跑來。

“迷路”的孩子們都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