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國都有高智商的人。這些高智商的人組了一個俱樂部,做些聰明人才能做的事。
我也組了一個這樣的俱樂部,不過會員全部都被迫參加的。
因為會員全部都是《三國》裏的人。
我組的這個“三國人物高智商俱樂部”,當然沒有收容我自己當會員,第一我不夠高智商,第二我不是三國的人——
孔明不認得我,關公碰到我,連瞄都不會瞄一眼。
我隻是一個靠著玩“三國誌統一天下”電子遊戲,才有機會把所有三國人物任意處置的“暴發戶”而已。
在電子遊戲裏,人格和能力,都以分數來顯示,這樣計算機才能判斷,典韋的武功能不能打敗文醜?蔣幹的智力能不能騙倒陸遜?洛陽的糧食還能守幾個月?荊州的民心已經渙散到什麼程度?
我檢視著每位三國人物的背景數據,一邊翻,一邊感歎著“起跑點的不公平”:
孔明的智商,就是逼近一百滿分,就是比周瑜高五分。劉備的領袖魅力,就是超過袁紹。呂布的忠誠度,天生是所有三國人物的倒數第一名。
這都是宿命啊!
希臘悲劇裏的英雄,最愛用的借口。
2
玩“三國誌統一天下”這類遊戲的人,可以任意選一個君主來扮演,展開東征西討的統一大業。
初級玩家,一定選曹操這種兵多將廣、占盡優勢的君主,省得打天下太辛苦。
隨著經驗累積,當然功力越來越高,再也不屑扮演曹操、孫權,這些天生占優勢的君主,轉而專門挑像西北的馬騰、西南的孟獲這些既無魅力、又無地利的無名小君主來試身手,照樣在兩星期內,宰曹操、俘劉備,把天下都掛上自己的國旗。
每個嫻熟的玩家,都是懷抱著對《三國演義》的複雜情懷,投入這種遊戲的。
一方麵,我們很渴望改寫《三國》的關鍵劇情,為我們偏愛的角色伸展抱負,實現夢想。
另一方麵,我們又眷戀著原作者羅貫中設計的每一次陰謀、每一個人格、每一場戰役。
我們這些內心矛盾的玩家,既想在孔明擺空城計時,瀟灑的派十人特攻隊投入,當場逮捕裝神弄鬼的孔明。卻又如此不舍得毀去這孔明一人彈琴退敵的傳奇畫麵。
當我們以一介無名君主,仗著精力旺盛的大軍,俘虜了關羽時,你檢視著關羽此刻的心理數據,發現關羽對你這個完全上不了台麵的君主,是一點也看不起,忠誠度接近零!
深感羞辱的你,這時就麵臨一個抉擇了:
你可以展開對戰俘關羽的“洗腦專案”,你不知道要花多少課程?花多少“教育經費”?關羽對你的忠誠度,才能從零分提升到九十五分以上,才可以被信賴、率領大軍去替你出征。
在忠誠度到達九十五分之前,關羽不但沒用,而且隨時會輕易被隔壁城的敵方挖角、跳槽,浪費了所有你對他的投資,帶走你的兵馬軍糧,逃到和你對峙的鄰國去,成為令你頭痛的強敵。
為了防止如此悲慘的下場,你也可能對俘虜來的關羽,做出“一勞永逸”的處置:
一抓到關羽,就“推出午門斬了!”
這樣一來,當然省掉了許多不安,永除了後患,隻是……
隻是……做為《三國演義》的書迷之一,你下得了這個手嗎?
你有這個種,親手造成一個“無關公狀態”的三國?
造成“無關公狀態”之後,你還有臉以“三國發燒友”自居嗎?你還不趕快羞恥的拿外套蓋住頭逃走?
“就是他!就是這家夥殺了關公!”這個超級謀殺罪,將永遠烙在你的額上。
恐怖吧!
做為三國遊戲的眾君主之一,得不到關公,是永遠的痛;得到了關公,更令人頭痛!
愛三國、又要玩三國,就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就要時時陷入類似的左右為難、騎虎難下……
這種種的左右為難,其實,是我這種“多愁善感型”玩家最大的樂趣。
為了克服這些左右為難的狀況,每位玩家發展出不同的風格來,用不同的詭計,對抗遊戲軟體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