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把兩個妹妹帶回來,一手牽著一個,“別亂跑,免得一會摔了。”
謝蓁緊緊握住大哥的手,痛快地點了點頭。
但是她向來不是個安分性子,沒一會便掙開謝榮,跑到池塘邊上看裏麵五顏六色的鯉魚。謝榮和謝立青管不住她,隻有冷氏板起臉叫了聲她的名字,她才肯乖乖跟在大人後麵。生怕冷氏生氣,她上前握住冷氏的手,仰起小臉:“阿娘,別生氣。”
嘴巴一癟,模樣可憐可愛。
冷氏縱是有再大的脾氣,看到這一幕也心都化了。女兒生得太可愛,真是想教訓都舍不得。
她歎一口氣,刮了刮她的鼻子,“阿娘沒生氣。”
聞言,謝蓁眼睛一亮,再次恢複生機勃勃的模樣,眼睛笑成兩彎小月牙。不過這次學老實了,一直跟著大人來到正堂,路上沒出什麼差錯。
府裏王管事讓人準備茶水,小孩子家家不喜喝茶,又特意另外備了糖蒸酥酪和幾分糕點,可謂事無巨細。
謝蓁跟謝蕁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完一整碗,謝蕁砸吧砸吧嘴,“沒有家裏的好吃。”
謝蕁口中的家,是京城定國公府謝家。她還小,從一個地方來到另一個地方,轉不過彎來。
謝蓁毫不留情地戳穿:“那你還吃這麼多?”
三歲的謝蕁漲紅了臉,說不出反駁的話,鼓起腮幫子半天憋出一句:“那,那我餓了……”
謝蓁踮起腳墊從八仙桌上拿起一塊奶卷,遞給妹妹:“給。”
這一路雖不至於太辛苦,但也舟車勞頓,飲食不如以往精致,三個孩子明顯都瘦了一圈。冷氏心疼,跟謝立青說:“先讓廚子準備午飯吧,別餓著孩子。”
謝立青沒有二話,讓王管事下去安排。
這期間,謝蕁又吃了好幾塊蜜三刀和奶卷。因為是從京城而來,謝立青擔心他們吃不習慣青州的菜式,特意請了一個京城的廚子做菜,口味還算正宗。許久沒吃一頓正經飯菜,三個孩子都吃了不少,就連謝榮也比平常多吃了一碗飯。
冷氏欣慰不已,摸摸這個親親那個,愛得不知怎麼才是好。
*
用過午膳,幾個孩子都累了,謝立青便讓人帶他們回房休息。
冷氏不放心,便跟著一起去,正好看看後院情況如何。後院房屋充足,正房住謝立青和冷氏兩人,謝蕁和謝蓁住東次間,謝榮住西次間。除此之外,還有好幾間側房耳房,可以用作書房和繡房。冷氏看過之後,挺滿意的。
屋裏都布置好了,一應俱全,沒什麼需要她操心的地方。
黃梨木桌椅,紫檀衣櫃,博古架上陳設著幾樣古玩,十二扇喜鵲登枝折屏後麵便是臥房。
到了新地方,謝蓁睡意全消,裏裏外外看了三遍,總算記住了新家的模樣。後來冷氏指派了兩個丫鬟把她和謝蕁帶到東次間,讓她倆先睡一會。謝蕁一沾枕頭便呼呼睡去,謝蓁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一會兒,才安安靜靜地睡著了。
冷氏把所有下人都叫到正房門口,一一輕點完畢。算上她從定國公府帶來的丫鬟婆子,府裏統共有三四十個下人。
因為是剛置辦的院子,下人也都是新買的,前陣子沒有當家主母,規矩也沒立起來。如今冷氏來了,他們便知道不能再如以往那般鬆散,是時候緊一緊皮子了。
果不其然,冷氏把所有人的分內工作重新分配了一遍,又立下幾條規矩,讓他們各司其職。如有違背,嚴懲不貸。
冷氏本就是個嚴謹的人,不苟言笑,隻有在丈夫孩子麵前才會變得柔和一些。正因為如此,定國公府的老祖宗才不喜歡她,認為她天生一張刻薄臉,沒點福氣。其實不然,她不是刻薄,隻是過於冷淡,常常給人一種孤傲之感。
偏偏謝立青就喜歡她這種冷傲,她在別人麵前冷漠,夜深人靜的時候,隻有他知道她的熱情。
夫妻倆許久不見,溫存了好長時間。
更闌人靜,謝蓁忽地感覺天光大亮,一抹光亮破窗而入。她困倦地揉了揉眼睛,從床上爬起來,“怎麼了?”
丫鬟雙魚也被驚醒,匆匆穿了鞋過來找她,“二姑娘?”
謝蕁還在睡,模樣香甜。
謝蓁要下床,雙魚便伺候她穿上軟底繡花鞋,牽著她一同出屋。
來到屋外,才發現並非他們府裏亮燈,而是隔壁院子裏燈火通明。謝立青和冷氏也是匆匆披了衣服出來,讓下人去打聽發生了什麼事,莫不是隔壁家遭賊了?
謝立青剛搬來此處,平日忙著公務,跟隔壁人家都不是很熟。以至於現在,冷氏問他隔壁住著誰家,他居然都答不上來。
不多時下人去而複返,把聽到的事說出來:“是李家的小公子病了,燒得厲害,李家正忙著給他找大夫呢。”
聽到並非遭賊,幾人都鬆一口氣。
謝蓁揉著眼睛回屋,睡意朦朧。
迷迷糊糊地想,不過就是個發燒,居然這麼大張旗鼓,真是比她還要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