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方言(1 / 2)

爸爸知道我背書比別人快,我不到5歲時,就已經在媽媽的教導下,背會了一整套小人書版的《唐詩三百首》,雖說大部分字都不認識,但光憑記憶力和書上畫的圖片,我就知道這首詩是什麼,作者是誰,甚至還能猜到,它的下一頁是什麼詩。其實這都是媽媽耐心引導所致,但爸爸卻認真的認為,我是個學習能力很強的孩子。於是在我隻認識數字的情況下,他下達了讓我背會乘法口訣的命令。

那真是一段稍顯灰暗的時光,我對數字一點都不敏感,並不能像爸爸期待的那樣成為天才,背乘法口訣時經常出錯,不能理解當中的意思,爸爸倒是不急,他隻說:“繼續背,直到背會為止。”現在我早已背會了,但我還是犯小時候的毛病,算個小賬都算不好,別人如果說三七二十八我也是相信的。小時候害怕爸爸,他命令我背口訣後,我就更害怕他,經常在他回家後就假裝睡覺了,或者躲到他看不到的房間中,不想被他檢驗,很怕他失望。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留下的陰影,我的數學一直學的都很差勁,能流暢的背會所有文字稿件的我,卻對數字和表格類的東西怎麼也背不會,比如數理化的種種公式,以及化學元素周期表。

那段時間的不快樂,不止因為爸爸的這道命令,更多的是因為剛入學的我的確受到了大家的嘲笑。我那時不會說普通話,更不會當地的方言,到了學校一開口,就被同學們蓋上了“小侉侉”的章,課間時,同學們圍著我,用手指著說“小侉侉、小侉侉······”起初我覺得逃開就好,畢竟班裏沒有同伴,認真打架我也會吃點虧,後來,我越逃他們戲弄的越凶,甚至開始攻擊你:“小侉侉你給我們說句你們老家的話,小侉侉你穿的甚啦?真醜了。”孩子們都是喜歡起哄的,有時候沒什麼惡意,卻傷害到別人。

有一天正在上課,突然間黑風大作,窗外劈裏啪啦的下起了冰雹,我們河北人管這個叫“雹子”。同學們個個興奮的往外看,班裏躁動不安,大家議論著,下冰雹啦,下冰雹啦。我也隨口說了一句,太好啦,下雹子啦。沒想到這句“下雹子啦”一下子引起轟動,成了班裏的最新笑料。他們大概沒有聽過河北人這樣說話,於是他們特別誇張的笑,有的笑到肚子疼。

那天課間已雨過天晴,我正一個人玩雙杠,看見操場上一群男生在追著一個女生跑,不知道為什麼,七、八歲的男孩子特別喜歡追逐一個女孩子,追上後就揪住人家的小辮子或者裙子,性格好一些的女生和他們打打鬧鬧也就過去了,比較在意的女生也會因為這件事被氣哭。那天我看見被追著跑的女生是小豔,我入學後,才知道她和我同級不同班,我看到她被追的氣喘籲籲,顯然是不想被男生抓小辮子。我趕緊躍下雙杆,衝著跑到這邊的小豔大喊:“小豔,快,跑到女廁所去!”小豔一下子被提醒了,一轉身跑進了操場邊的女廁所。男生們在門口等了一會,等不到小豔出來,轉身看看我不是一個班的女生,也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