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隋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www.xunshu.org)
功宴衛,郭孝恪被楊廣安排在了左之位。讓敬陪末生圳!仲文等人更是臉色難看,**宮大殿內那些不是關隴人士出身的官員都是不時竊竊私語,有時還有幾聲刺耳的笑聲傳到於仲文等人耳中。
麥鐵杖坐在郭孝恪的一側,看著末尾的於仲文他們,眼中露出了幾分擔憂之色,楊廣這是把郭孝恪放在火爐上烤。
大殿內,盡管那些舞姬極盡妖嬈,但是滿殿的官員的心思都在坐在左上座,不芶言笑的郭孝恪身上,誰都知道楊廣這一次大宴群臣,論功行賞,郭孝恪是功。
曲終舞散,楊廣朝邊上的裴世矩點了點頭,隨即裴世矩便展開了那道早在郭孝恪軍報送回來當日就擬好的詔書,看了一眼滿殿都是屏息靜氣的官員,朗聲念出了楊廣對郭孝恪的封賞。
“上柱國,儀同十二衛。”滿殿的官員都是驚呆了,上柱國隻是稱號,但可以下轄兩個衛府,隻要楊廣點頭,郭孝恪立刻便是手握五萬府兵的大將軍,如今這殿內有上柱國稱號的也有幾人,但是哪個不是家世深厚之輩。
於仲文等人也是被這消息給驚住了,上柱國,儀同十二衛,他們中有上柱國稱號的哪個不是戎馬多年,才有今日的地位。
裴世矩的詔書一路念了下去,除了郭孝恪,張仲堅也得了鷹揚郎將的官職,僅次於郭孝恪之下,不過卻是天差地別的距離。
看著郭孝恪謝恩,坐在不遠處的楊玄感第一次臉上露出了嫉妒的表情,他是因為其父越王楊素當年隨文皇帝建立大隋和楊廣的從龍之功,才有柱國之號,如何比得上郭孝恪這全憑軍功而得的上柱國。
宴會散去後,郭孝恪被楊廣喚進了禦書房答話,這讓滿殿的官員更加嫉妒眼紅,也有更多的人生出了攀附郭孝恪的心思,現在每個人都不再懷疑郭孝恪就是本朝的霍去病。
張仲堅在離開**宮的時候,看著身後燈火透明的大殿,心中已是放下了對郭孝恪的嫉妒,他頭一次有些後悔自己在平壤海上作出的那個決定。
離開**宮的每個人,雖然心思各自不同,但是他們都已經明白,郭孝恪的崛起之勢,已經無可阻擋,此時和郭孝恪作對,就是和楊廣作對,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禦書房內,郭孝恪坐在了楊廣對麵,兩人中間是擺放的精巧沙盤,上麵依然是整個朝鮮半島的地理模型,楊廣手中拿著幾枚兵棋,朝郭孝恪道,“淵氏取代高氏,他們當聯是那麼好糊弄的嗎?”說完,將手中鑒金的兵棋狠狠砸在了沙盤上不知道花了多少工匠心思雕琢出來的平壤城上,砸了個粉碎。
“皇上,遼東之地,若要徹底恢複漢朝故地,隻有移邊充塞。”郭孝恪看了眼被楊廣砸碎的平壤城模型,隻是在一旁道。
“如今二十餘萬府兵精華盡喪,想要再打高句麗,恐怕國力有所未逮。”楊廣看了眼郭孝恪,口中說出的話卻是讓郭孝恪心中訝異起來。
“這幾日,聯得了消息,那淵氏子淵蓋金在突厥遊說始畢,欲聯合突厥共抗大隋。”楊廣看著郭孝恪。臉上的神情陰沉,要不是當年義成公主嫁給啟民可汗,是如今突厥的可敦,他恐怕至今還給蒙在鼓裏。
“淵蓋金。”郭孝恪皺了皺眉,但隨即他就明白了過來,肯定是自己在遼東一路攻城略地,使得高句麗動了向突厥求救的念頭,而如今高句麗元氣大傷,他們更是要拉上突厥來抵抗大隋,難怪楊廣忽然謹慎起來。
“皇上,臣願為遼東太守,以抵禦突厥人。”郭孝恪看著楊廣,忽地請命道,雖然自大隋開國以來,經過一係列的戰爭,突厥分裂成東西突厥後,便不複過去東亞霸主的地位,但是這幾年,隨著啟民可汗老死,其子始畢可汗為突厥之主,數年來厲兵秣馬,突厥已有複起之勢,開始重新威脅起大隋來。
“遼東苦寒,二郎你可想清楚了。”看到郭孝恪主動請纓,楊廣卻是沉聲道,他本有將郭孝恪調入京畿之意,隻是怕會激化和關隴世族的矛盾才猶豫不決,卻是沒有想到郭孝恪竟然願意留在遼東。
“突厥未滅,何以家為,臣今日所有,皆皇上所賜,自當為皇上效命。”郭孝恪起身正色道,渾然一副士為知己者死的忠臣架勢,便是楊廣也看不出一絲一毫的差漏來。
站在一邊的汪公公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卻是不由暗自讚歎,郭孝恪雖然看上去好像沉默寡言,在皇上麵前話從來不多,可是每一回說的話,都是讓皇上大悅,便是裴世矩和虞世基都趕不上。
“二郎,聯如今調撥不了多少士兵給你。”楊廣放下了手中的兵棋,看向郭孝恪道,這一回征遼,實際上已經將大隋府兵都已經抽調了個幹淨,地方上還剩下的府兵都是要彈壓盜匪,不能再動。
“皇上,臣可自行在遼東募兵,隻是錢糧方麵,卻是要皇上操心。”郭孝恪朝楊廣道,遼東地方苦寒,便是其他地方調來了士兵也待不來
“錢糧方麵,你無須擔憂。”楊廣對於郭孝恪的回答很是滿意,要是於仲文他們個個都如郭孝恪這般忠心,大隋早就踏平突厥,他還何須勞師動眾地征遼。
“皇上,若要占住遼東,還是要行漢朝移邊充塞之策,否則大軍去後,又生反複。”見楊廣已有剪除高句麗對突厥動兵之意,郭孝恪卻是在一旁道,遼東之地於他而言,最大的不足便是人口稀少,尤其是漢人在遼東隻有十數萬之眾,實在太少。
“移邊充塞。”楊廣皺了皺眉,他當然知道這樣做的好處,不過要遷徙百姓來遼東定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很快楊廣便答應了下來,張須陀在山東破了賊軍,那些賊軍的家眷便全部流放遼東,以後各地的被俘賊軍皆可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