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玉麟書院,逍遙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一來很驚歎自己剛剛的決定,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若是自己意誌再薄弱一點可能就屈服了,但是自己的心中有那麼一團火不僅是自己的心而且還有別的什麼再阻撓自己答應,當然自己並不後悔,而是可悲所謂的當今京城第一書院竟然是這麼一個金錢至上的地方,當然逍遙心中還有另外一個擔心,擔心所謂的一中書院也會如此讓自己失望,難道自己的求學之路就這麼斷了?逍遙自嘲地笑了一下:“恐怕一開始就是我自作多情罷了。”
一者,謂專精也,用心一也,專於一境也。謂之不偏、不散、不雜、獨不變也,道之用也。故君子執一而不失,人能一則心純正,其氣專精也;人貴取其一,至精、至專、至純,大道成矣。此自然界生產力之不二法則。
中字在唐國古代哲學中代表不偏、中正、好的意思,也表示一種人生處世的態度,比如中庸之道。中字是由一個“口”字和一個“一”字組成,”口“是儒道的體,”一“是儒道的用。同時擁有了儒道的體和用,所以中是儒道的大成。中代表中國的人文哲學,是唐國的密碼,儒道之體是仁愛、友善、寬恕、和平的,儒道的用是惟精惟一的。
所謂的一中書院由此得名。
走到很久逍遙才來到所謂的一中書院,和靠近帝都中心的玉麟書院完全不同,一中書院位於遠離帝都繁華的郊外,待到逍遙到時已經快要接近黃昏了,而且所謂的一中書院並非是尋常書院一樣裝飾的極有書香氣息,更不似玉麟書院那般金碧輝煌,而是顯得極為平凡,處處體現出荒蕪的味道,仿佛一座荒廢的遺跡,然而你若是細看便會發現並非如此,而是一種枯木逢春的感覺,甚是奇妙。
走近一看,學院的大門並未關上,門口坐著一個小憩的老人家,門上掛著一塊牌匾書著“一中書院”四個大字,並不威嚴也沒有像“玉麟書院”那樣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卻另有一種讓人折服的氣息,大門兩邊掛著一幅“對聯”,這所謂的對聯左邊寫著“寧靜致遠”,右邊寫著“聞道有先後”。
逍遙越看這“對聯”越覺得別扭,終於還是忍不住了,於是上前問道:“老先生,這副‘對聯’是不是錯了啊?怎麼兩邊的字數都不一樣?”
老人緩緩睜開眼睛:“好沒禮貌的小子,沒看到我正在睡覺嗎?”
“是小生不對,可是我實在是忍不住,懇請老先生為小生解惑。”逍遙趕緊鞠了一躬拱手道。
老人慢慢伸了伸懶腰:“算了,我也睡乏了,看你小子還算禮貌,我就回答下你的問題,再說一遍吧。”
“請問老先生,這副‘對聯’是不是錯了啊?怎麼兩邊的字數都不一樣?”
“哎,都是這麼愚昧的問題,現在的人都這麼注重門當戶對,所以才會目光短淺。”老人搖了搖頭,轉身就往裏麵走去,作勢就要關門。
“別別別!”逍遙上去就要阻止,結果老人看起來很慢的動作逍遙卻覺得仿佛自己隔了千百丈看過了千百年的故事,眼看們即將關上,逍遙靈機一動,將那位大人給自己的信物往門縫一扔!
眼看大門即將將玉佩夾碎,老人反手一轉,將飛來的玉佩就握於手中,“好小子,你知不知道這玉佩有多麼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