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泰在這翠屏山上寒冥草廬之中,足足住了十幾天。直到蒲牢城中傳信來,家中有事讓葉泰回去定奪,這才戀戀不舍地告辭離開。才相見不就又要和自己的兒子分別,這是哪一個做父親的願意看到的呢?
尋常之人上下翠屏山都很困難,即便是修為如葉泰者,也無法自如上下。是枯葉道人親自施法帶葉泰下山,又和葉秋水將他一直送到山下青城之中,目送著葉泰從視線之中消失的。
葉泰走了,葉秋水也就安心的在這寒冥草廬之中住了下來。
他要刻苦修行,爭取早日能找那王家報仇。
葉秋水不是一個紈絝子弟,即便是出生富貴之家的他,從很小的時候也就已經學會了自己燒水做飯。起初,葉秋水認為,在這翠屏山上,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困難。
不過話雖這樣說,但是當真正要麵對的時候,葉秋水可就吃不消了。因為,他事先也沒有想到。這翠屏山上的生活,竟會如此的艱苦。
首先是這居住環境,這草廬雖然不似世俗中的草廬那般殘破不堪。但山間不似城裏,一到晚上,山風呼嘯,直接慣堂而入。這裏畢竟是草廬,而不是家中那厚實堅固的牆壁,有和沒有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區別。一陣陣的風吹進來,凍得葉秋水直打哆嗦。而他蓋的被子,也隻是薄薄的一層。在他眼中,根本無法禦寒。
若是曾經的他,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靈始境界的身體,體質也遠超常人。但是,如今卻不行了。整整一夜,他翻來覆去根本就沒有睡著。到最後,幹脆蜷成一團,直打哆嗦。
住的條件簡陋也就罷了,偏偏吃的夥食也非常的差。
一大早,大白就讓葉秋水去燒飯。葉秋水走進夥房一看,缸中的米少得可憐不說,還都全是歪瓜裂棗。一打開米缸的蓋子,一股嗆人的黴味就散發了出來,也不知裏麵的米放了多久。
更可氣的是,這種米又苦又澀,米粒還小,就連蒲牢城中的平民都不愛吃。蒲牢城中百姓,向來是用這種米喂豬的。
但是,沒辦法,在這裏就隻能吃這些。
不過幸好,大白和枯葉道人都是仙家高人,是不吃飯的。雖然隻有葉秋水一個人吃,但是,這頓早飯卻依然索然無味。米粥喝在嘴中,味道都不如直接喝這山間的泉水來得甘甜。葉秋水端著米粥朝裏看著,清澈見底的粥碗裏,倒映著葉秋水的影子。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頭上還沾著一片不知何時落上去的樹葉。
吃完了早飯,還得上山砍柴。斧頭這東西,草廬裏是沒有的。葉秋水無可奈何之下,在草廬之中翻箱倒櫃了一番,終於找到了一些材料。他笨拙地做了一把簡易的斧頭,就拿著這東西上山砍柴去了。
一天下來,葉秋水又累又餓,就用著這柄破破爛爛的斧子,砍到的盡是一些又短又細的柴火。挑著這擔柴火走到草廬,葉秋水連腿肚子都發抖了。
這一天,大白和枯葉道人都不在草廬之中,也不知道他們倆都跑到哪裏去了。直到天完全黑透了,葉秋水在夥房中生火做飯之時,他倆才從外麵一搖一擺地走了進來。葉秋水望去,隻見枯葉道人手中捧著一隻烤雞,而大白的嘴裏,也叼著一隻雞腿。
到了晚上,葉秋水雖然渾身上下都好似散了架一般酸痛難忍。但當他回到自己房間,開始閉目默念那淨心神咒之後,一切不適之感就都不見了蹤跡。
這也是葉秋水發現的一種調養身體的好辦法,無論身體多麼酸痛難忍,隻要一進入淨心神咒所帶來的那種奇妙境界之後,就會變得舒適無比。身上的酸痛,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消失不見。
..
今天晚上,葉秋水在這奇妙的境界之中所感受到的,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原本,在定境之中,葉秋水可以感覺到外界的萬物是那樣的清晰。一草一木,都能展現在自己的腦海之中。即便自己不用肉眼去看,那草上的露珠、地上的爬蟲,也是一覽無遺。
而今天,這些場景不僅變得十分清晰。同時,它們的上麵也都散發出了一層淡淡的柔和的光暈。
這層光暈好像是月光一樣,靜靜地披在萬物的上麵。柔和而又靈動,更給萬物增添了幾分安寧的氣息。
伴隨著葉秋水緩慢的呼吸,那些光暈也在緩緩地蠕動,就像是一層慢慢流淌著的水銀。若不是葉秋水此時靈覺異常敏銳,也是察覺不得的。
這是怎麼回事?
葉秋水心中不解。
不過,他心裏卻是沒有絲毫的害怕。相反,他覺得今天這種定境顯得更是舒適不過。他自己與萬事萬物的聯係,也顯得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