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兒,你真的想學戟法?戟法是所有兵器裏最難學的。你可要想好,要想學好戟法,就要比學其它武藝多付出百倍的努力和心血。”
“徒兒不敢欺瞞師傅!就是再辛苦,再難學,徒兒也要全力以赴,不敢有半點懈怠!”
左慈臉色一正道:“好!俊兒,不愧為王者,你跟我來。”
盧俊跟在左慈後麵,來到後山一山穴中。等到了山穴最深初,左慈停了下來,嘴中念了幾局咒語,然後手一指,“嘭”眼前一塊大石頭崩裂,發出光芒金光閃閃,待金光散去後,一把劍和戟矗立在盧俊眼前。
劍和戟散去光芒後,緩緩落到盧俊手中。
左瓷笑道:“俊兒,這兩樣是我麒麟世家鎮家之寶,軒轅劍和麒麟戟,從今天起為師正式教你戟法。
你要牢記:戟法由鋒,援,胡,內,搪五個部分組成:用鋒之法,近於槍法;用‘援’之法,有衝鏟,回砍,橫刺,下劈刺,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橫砍,截割等;用‘內’之法有反別,平鉤,釘壁,翻刺等;用‘搪’之法,則有通擊,挑擊,直劈等等。為師現在手頭上沒有戟,過幾天,為師讓人給你找一把戟。現在為師隻能以槍代戟。為師演示幾遍給你看看,你可要觀察仔細了,特別是鋒,援,胡,內,搪之間的起承轉合!”左慈說完,就操起了身邊的一支槍,演練了幾遍給盧俊看。
“戟法是綜合了槍法、刀法和劍法三者融為一體的集成者,其主要戰法是以槍法為主,在此基礎上融入刀法和劍法。所以欲練戟法,必先練好槍法。而槍法又分為槍法以攔、拿、紮為主,這是槍術的基本動作。紮槍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達槍尖,做到槍紮一線,出槍似潛龍出水,入(縮、收)槍如猛虎入洞。紮槍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為要法,故有‘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擋‘的說法。單紮、對紮的訓練是基本功。攔、拿槍法,是擋撥防禦之法,動作繞圈不宜大,防對方兵乘虛而入。此外,還有崩、點、穿、劈、圈、挑、撥、刺、撻、抨、纏、撲、舞花等等,都是槍術常用方法。”左慈一邊演練一邊給盧俊解說,生怕有哪個地方遺漏或是盧俊有不明白之處。
“俊兒,你要牢記:練戟法和槍法時要求纏繞圓轉,勁力適當,方法正確。練戟時,身法要求靈活多變,活動範圍大,步法要輕靈、快速、穩健,要做到‘開步如風,偷步如釘’,腰腿、臂腕之力與戟要合為一體,並要勁透戟尖。戟法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則心能忘手,手能忘戟;圓精用不滯,又莫貴於靜也,靜而心不妄動,而處之裕如,變幻莫測,神化無窮。戟有虛實,有奇正;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
“所以,因為戟這種兵器招式細膩,比較適合於車戰、馬戰和步戰,在重心平穩或者不需要下肢做出很大幅度動作的情況下,使用者才能細致從容的做出各種技術動作,充分發揮戟的優勢。”
於是在下麵的五年多的時間裏,盧俊上午跟著左慈學習文韜及《太公兵法》;下午練習上馬、下馬、縱馬等馬術,戟法、刀法和劍法以及箭術。盧俊的劍法和箭術打小就和父親盧植學習,可謂得心應手。時間轉眼即逝,一轉眼盧俊就13歲啦。此時的他,身材猛竄到足有七尺左右(相當於後世裏的一米七左右),端的是麵容淨白英俊,虎背熊腰,英武不凡,幾樣兵器也能使得得心應手,師傅左慈看得是暗讚點頭。一日,野外,隻見吳駿跨上駿馬,手持重戟,揮舞如風。戟風過處,數丈內飛砂走石,如同利刃卷過,地麵被刺出條條深溝。端得是寒光四射,滴水不漏,當者披靡。真是身前身後有百般的威風,馬上馬下有千般的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