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淩晨卯時在聖山麒麟世家的練武場上,但見一位足有七尺左右,麵容淨白英俊、腰板虎背熊腰、身姿英武不凡的少年,一把麒麟戟在手,一把銀劍佩腰,迎著朝陽玉露,翩翩練武。隻見少年戟法精妙細膩,戟法中的鋒,援,胡,內,搪及其之間的起承轉合均頗具一定的火候;他練起劍法更是身姿靈活,劍法精妙;有時如猛虎下山,萬般雷震;有時如燕雀衝天,輕如飛鴻;有時又如老樹盤根,不動如山。此人是誰呢?這位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幾年前師拜大仙左慈,潛在聖山苦練功的洛陽才俊、禦賜“大漢第一神童”盧俊。
自6年前與師傅左慈來到聖山後,盧俊每天上午跟著師傅學習文韜武略及《太公兵法》;下午和師傅學習戟法、刀法和劍法以及箭術;每天日落用完晚餐後,他又時不時翻閱從老家洛陽帶來的《論語》和《中華藥學》等,一天自是生活有序、充實有節。
話說這天下午申時,盧俊早早就練完武藝後,回到藥材房,腰佩一把小短劍、背掛一張鐵弓,帶上一個小鐵鋤,手提一個竹籃背簍,出了麒麟世家的院門,左拐進入後山采藥去了。因為麒麟世家每個月都要煉製各種丹藥,需要很多藥材。麒麟世家的後山上本就是古柏蒼翠、群生各種中草藥;加上盧俊早年就開始師從義父華佗學習《中醫藥學》和《扁鵲神篇》,醫術可以說在偌大的麒麟世家的各位師兄弟中可謂是出類拔萃、一時無兩。所以左慈每個月中旬都讓盧俊入後山采藥,一是為了及時補充師門前段時日消耗的各種藥材;二是進一步通過跋山涉水鍛煉盧俊的身體和提高他的實踐動手能力;三是讓盧俊在采藥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他的醫術;四是可以出去打些野味回來,給一些年輕的正在長身體的弟子補補營養。在中國道教曆史上,道教分南傳和北傳兩派。南傳的正一教派每逢節日均殺牲祭神,修行者可以吃葷和結婚;北傳的道教如全真教派則仍嚴格的遵守著素食和終身獨身不娶的戒律。在三國魏晉時期,道教中南傳和北傳的區分不是很明顯。在麒麟世家內,非俗家弟子一般食用粗食和蔬食;俗家弟子可偶爾食用一些葷菜。粗食是指吃麻麥,蔬食是指吃蔬菜水果。此舉可謂是“一舉四得、一箭四雕、一石四鳥!”,足見左慈對栽培盧俊可是嘔心瀝血、望徒成龍!
盧俊在平時自己熟悉的藥材豐盛區采完一些藥材,如老鸛草、木香、馬齒莧、馬兜鈴、明黨參和麻黃根後,正準備去獵取一些野味。想起上個月自己打回滿滿一袋的野味,弄得諸位師兄他們一些麒麟世家俗家直流口水,整整纏了自己好幾天,硬是讓自己下次多打些野味回來。其中,那些野味裏就有鵪鶉、鷓鴣、山雞、野兔、野豬、野雞、果子狸等“野味”。
這天,盧俊又上山采藥。盧俊來到這麒麟世家六年多了,可是麒麟世家的後山似乎無邊無際,左慈告訴盧俊,他這六年所爬的山還隻是冰山一角,就連自己還有一些地方還沒有到達過。同時還告訴他,麒麟世家的後山不僅充滿飛禽走獸,奇花異鳥,還可能存在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的東西。
盧俊不知不覺進入一座大山山洞。隻見洞內十分寬敞,光線也不是很明亮。憑著盧俊極好的眼力,他發現洞內有一個小水池,還有一張貌似是桌子和床鋪的石板。盧俊隱約覺得這山洞似乎有人住過。
盧俊走進石床,這才發現石床上似乎躺著一推白骨,似乎是自刎而死;另一端有兩個木盒。石床旁的石壁上刻著幾行字。盧俊仔細一看:秦武安君白起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