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水草的病害(一)(2 / 3)

第三三節 物理性傷害

物理性傷害也會導致水草生病,主要有以下幾類:

光照不足

病原病因:長期光線不充足或水草箱處於陰暗狀態。

症狀:紅柳、紅蝴蝶等紅色水草,因光照不足會使葉內的花青素減少,而葉綠素增多,以後就逐漸地變為綠色,原來那種豔紅奪目的色彩慢慢地消褪;綠色水草若在光照不足情況下,也表現出黃化、植株纖弱、生長不正常。

危害:由於光照不足,會降低水草的光合強度,同時也就影響了水草的正常生長發育。

防治方法:—是把它放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水草又慢慢地恢複了正常,葉色也翠綠欲滴;

紅色水草也變得豔紅耀眼。二是要根據需要,科學地增加光照,因為光線太強或時間過長,會導致水草猛長,水溫升高,藻類繁生。

水溫過高過低

病原病因:水草箱的溫度控製器損壞導致箱內的溫度失衡;水草栽培或運輸中溫度處理不當。

症狀:水箱的水溫過高,使水草的葉片或幼嫩部分發生灼傷,導致落葉或黃葉等現象發生,嚴重時,葉片易於腐爛和溶解。水溫過低,對多數熱帶或亞熱帶水草的生長發育也會有影響。如植株體內的代謝機能降低,並停滯生長。有時也使植株全株或局部發生壞死、爛根等症狀。

危害:導致水草生長緩慢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及時調整水溫,確保水溫能達到水草所需的溫度。

鹽害

病原病因:主要是施肥過多所致。

症狀:發生輕微時,葉形變小,幼葉卷曲不伸展;若嚴重時,全株葉片脫落,漸而腐爛死亡。

危害:導致水草脫水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及時換上新鮮的清潔水。降低水體中離子濃度。

藥傷

病原病因:在清除藻類或給魚治病時,會因藥物施用過量而傷害水草。

症狀:水草發生萎縮現象,葉片變小,色澤暗淡。

危害:輕微時影響觀賞效果,嚴重時直接導致水草死亡。

防治方法:—是在專用治療箱中治觀賞魚病,嚴格按用量使用藥物;二是使用活性炭過濾或大量換水來減輕藥害;三是用生物除藻法,即放養—些腐屑型和濾食性魚類等,通過生物間的作用來消除,減少用藥的次數和藥量。

硬度傷害水草

病原病因:水草的硬度不適當,過高或過低時引起。

硬度過高:水草頂芽生長點會萎縮,上部葉片下垂如同將要收合的雨傘,表現最明顯的水草主要有紅色係的血心蘭、百葉草等,綠色係的虎耳、小對葉等。

硬度過低:水草的葉片將會扭曲或畸形生長,表現最明顯的水草主要有紅柳、中柳等。

危害:水草無法吸收水族箱中的各種營養物質。

防治方法:及時監測調整水體的硬度。

第四節 機械性傷害

螺類食傷

病原病因:螺類吃食。

症狀:螺類為了補充食源而把水草作為食物,因為它們的啃咬導致水草葉莖殘缺不全。

危害:—是影響觀賞效果,二是受傷處也易被細菌感染。

防治方法:迅速地移走螺類。

魚類損傷

病原病因:觀賞魚對水草的傷害。

症狀:—是水草被啃咬得殘缺不全,二是水草被魚弄得無法在水草箱中生長。

危害:輕者影響觀賞水草的賞析,嚴重者會導致水草死亡。

防治方法:在水族箱裏避免養像泰國鯽、八字娃娃魚等食草魚類。還有些觀賞魚如皇冠泥鰍等雖不吃水草,但有掘穴的習性,因此也傷害了水草的根係部分,也不能放養。

人為傷害

病原病因:因為人的不小心或操作不當對水草造成的傷害。

症狀:—般是折斷水草的莖葉或弄破水草葉片。

危害:—般較輕,不會導致死亡。

防治方法:—是操作小心,二是在操作後進行消毒防止細菌感染。

第五節 藻類的處理

藻害是水草的大敵。它主要粘附在水草葉麵、水箱壁以及過濾設備上。尤其是對水草的破壞,嚴重地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若不及吋地清除,勢必造成水箱內環境惡化。

褐藻

褐藻—般呈茶褐色的薄膜狀,常生長在玻璃、石頭或葉片上的褐色薄層狀藻類,用手指輕輕—擦,立即脫落。

褐藻發生的原因:在水族箱新設立完成不久,水質尚未穩定;氨氮化合物分解不完全;氧氣供應不足;氮素和碳素成份過高,硝酸鹽濃度在50毫克/升以上,二氧化碳濃度在20毫克/升以上;光線太弱,水草的光合作用不佳以及水中含氧量過低,不利於水草的生長,因為褐藻的需光量非常低,生長能力特強;照明時間過短;酸堿度過高,pH值在7.5以上。

褐澡的清除:定期有規律地換水,結合刷藻器刷除;密植水草,讓水草生長占優勢;使用含有細菌的過濾器,或人為加入細菌,特別是反硝化細菌,降低硝酸鹽的含量;使用活性泥炭,以降低pH值;減少二氧化碳的供應量,開缸初期加設供氧係統供應氧氣;使用水質穩定劑來穩定水質;增強光線強度,並延長照明時間;投放食藻生物;當水草生長旺盛、環境趨於穩定時,此藻也隨之消盡。

綠色絲狀藻

常生長在水麵附近或是光源充足地方的淺綠色、長絲狀藻類。有附著生長的特性:,它們與水草共生,生長於良好的水族生態缸中。

綠色絲狀藻發生的原因:硝酸鹽濃度稍高;換水次數太少;pH值不完全穩定,常在7.5~8.5之間變動;碳酸鹽硬度過高,達15°dH以上;二氧化碳的實際溶量不足;光線過強,光照時間過長;水流強度不夠。

綠色絲狀藻的清除:定期有規律地換水;加入適當反硝化細菌或多種—些水草,降低硝酸鹽的含量;加大二氧化碳的補充量;加大水質穩定劑來穩定水質;使用活性泥炭過濾水質;減少光量,縮短光照時間;使用大功率泵加強水流;降低碳酸鹽硬度;投放食藻魚;嚴重時先用人工方法去掉大部分後,再用其它方法處理;使用高質量的除藻劑。

綠色苔狀藻

呈淺綠色,是—種會發出腥臭味的藻類,大部分在底床表麵及—些石頭、葉麵或玻璃等固著麵上生長,生命力極強,象—層地毯般鋪在固著麵上。

綠色苔狀藻發生的原因:購買水草時帶入;光線強度過高,光照時間過長;氨和氮的含量過高;長時間不清除底砂沉積物;換水量太少或換水時間間隔太長;長時間不清洗過濾設備;水流在底砂中存在死角。

綠色苔狀藻的清除:水草在種植前進行消毒清洗;勤換水,換水量要達到1/3;結合換水清除底床沉積物;使用底部加熱棒,讓水充分對流;密植水草,降低氮和磷的含量;加入適量複合細菌;減弱光照,縮短照明時間;投放食藻魚;嚴格定期清洗過濾器;使用高質量的除藻劑。

綠色浮遊性藻類

是—種懸浮在水中,成海綿網狀的淺綠色藻類。這種藻類除影響觀賞外,對水草沒有太大的害處,有時候使用這種藻類作為孔雀魚的飼養水,補充植物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