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是活的有機體,和陸地上的植物—樣,也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主要是管理不善,引起水草生長不良;軟體動物及魚類的傷害,也會使水草表現出各種症狀。那麼,如何解決水草生長不良和罹患疾病的問題呢?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細心地去觀察,了解水草生長的規律和發病的特點,有的放矢地來解決。
第一節 細菌性疾病
腐爛病
病原病因:細菌感染。主要是水草在運輸途中,因溫度過高,促使細菌滋生而感染。購買者買回水草時,將感染疾病的植株混雜在健康植株中。如果不及時清除,就植於水箱中,病菌很快會傳染開來。
症狀:水草感染後,葉片上起初出現水漬狀褐斑,後漸發黃,乃至全株葉片呈纖維狀溶於水中,若與健康葉相接觸,很快就會傳染。
防治方法:—是要及時剪除感染疾病的葉或莖。若是叢生型水草,去掉病葉後,隔開放在另—容器裏,並觀察其發病的進展,一旦發現有新的症狀,立即用0.2~0.5毫克/升的硫酸銅浸泡,來殺死病原細菌;二是將水箱的水溫降至20C以下,控製病原細菌的繁殖。
水羊齒病
病原病因:細菌感染,原因與水溫偏高有關。
症狀:主要發生在鐵皇冠、黑木蕨等水草的葉上,被感染的葉類或邊緣部分,呈現半透明狀的淺褐色斑塊,與健康植株接觸後,易於感染。
防治方法:及時剪除病葉,然後降低溫度至20C以下為宜;並精心養護,以增強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椒草病
病原病因:細菌感染,因植物體抗病力較差,而容易感染病。
症狀:植株的葉片邊緣或尖端,呈現出半透明狀的淡褐色斑塊,以後慢慢地溶於水中。發病原因與腐爛病相似。病情嚴重時,使整株的葉片溶化掉,有時感染周圍的植株。防治方法:主要有降低水溫,並頻繁地換水,去掉病葉或病株,減少病原。因水箱內有魚類等生物,水草發病不宜采用藥物治療。
營養性疾病
水草中必需的礦物質元素,或直接參與了水草的組織構成,或參與了水草體內的代謝反應,缺—不可。—旦缺乏,便會產生葉黃枯萎、生長不良等現象。但是數量過多吋,也會發生疾病。
根據長期觀察,我們發現觀賞水草易患的營養性疾病有:
硫缺乏或過多症
病原病因:缺硫。
症狀:葉綠素無法合成,水草出現枯萎發黃,葉片褪色黃化,逐漸延及新葉及莖部,最後變成黃白色,碳水化合物大量堆積,葉片中的含氮化合物因不能合成蛋白質而堆積在組織內。
防治方法:發現後可先在水中添加少量硫酸銨或硫酸鉀,待葉片有轉綠跡象後,再酌情加重施肥量。
過多時的危害:過多的硫肥,會使水中pH值降低,不利於水草生長,導致葉小而畸形,並會限製鈣的吸收,倘在氧氣供應不足情況下,更易轉化為有毒的硫化氫。
鐵缺乏或過多症
病原病因:缺鐵。
症狀:水草從葉類開始枯萎黃化,再延至葉麵組織及葉脈,最後蔓及整株植物,且葉片呈透明光滑的玻璃狀,甚至死亡。—般水草黃化的問題大多是由於缺鐵造成。防治方法:這時要往水中添加硫酸亞鐵,為防止亞鐵離子被氧化成三價鐵離子,要配合螯合劑EDTA施用。濃度要控製在0.1克/立方米,過多的鐵會驅散水中錳及其它微量元素,還會產生磷酸鐵沉澱。
過多時的危害:表現為葉麵和葉脈因磷酸鐵沉澱於組織內而呈褐色或黑色,並有白色葉斑產生。嚴重時,整株水草組織會崩解。防治的辦法是換水稀釋含鐵量。
磷缺乏或過多症
病原病因:缺磷。
症狀:水草葉麵組織呈濃綠色,極度缺乏時,水草中可以發現到大量的紅色花青素產生,葉色與葉綠素的綠色混合導致植株呈現帶紫的青銅色甚至會呈紅紫色。
防治方法:在底砂中施加磷酸二氫鈉,最好直接施於水草根部。
過多時的危害:葉肥厚色濃,節間變短,並會導致銅和鋅的缺乏。磷肥過量還容易滋生藻類。—般有魚的水族缸裏磷肥都會過量,所以要定期換水。
錳缺乏或過多症
病原病因:缺錳。
症狀:水草的葉綠素無法合成而使葉片黃化,葉麵出現枯萎黃化,但葉脈仍保持綠色,嚴重時,葉麵還會出現褐色斑點。
防治方法:如果是因為鐵過量而抑製錳的吸收,首先葉脈應呈現黑色而非綠色,這種情形可用換水來解決,降低水中鐵含量。若隻是單純錳缺乏,則加強施肥,如有必要,可在施肥後再添加適量的硫酸錳溶液。
過多時的危害:當錳過量時會抑製鐵、鈣的吸收,葉綠素分布不均勻。
銅缺乏症
病原病因:缺棚。
症狀:在初期頂芽枯死,側芽發育不久便死亡,導致枝條叢生。因葉片細胞壁發育不完全,葉片變厚卷曲,並很容易因細菌感染而腐爛。
防治方法:加入0.05毫克/升的硼酸。
鋅缺乏症
病原病因:缺鋅。
症狀:葉子邊緣卷曲呈凹凸不平,葉子包括葉脈出現壞死斑,葉子變厚,葉柄變短,植株生長節間受阻出現矮化。
防治方法:加入0.04毫克/升的硫酸鋅來防治。
防治。病原病因:缺銅。
症狀:幼葉葉尖壞死,蔓延至全葉變黑枯死,幼芽頂端變黑,並影響正常發枝,嚴重時葉被出現紫紅色斑。
防治方法:加入0.05毫克/升的硼酸。
鉬缺乏症
病原病因:缺鉬。
症狀:幼葉葉緣卷曲焦灼,葉脈仍為綠色,脈間有不規則雜色斑點,而且老葉易脫落。
防治方法:施加0.02毫克/升的鉬酸鈉防治。
氮缺乏或過多症
病原病因:缺氮。
症狀:葉片黃化,尤其在老葉上更為明顯,即下方的葉片枯黃、生長緩慢或幾乎不生長。
防治方法:及時添加氮肥。
過多時的危害:氮素過高容易抑製鈣、鉀、鎂的吸收,同時抑製銅、硼的吸收而導致葉片顏色暗綠,葉大茂盛,莖徒長而根少,植物體脆弱,容易受病菌的侵害。
鉀缺乏症
病原病因:缺鉀。
症狀:葉片出現的是紅紫色或紅褐色的斑點,有時葉緣發生枯萎黃化,最後蔓延至全葉麵,然而葉片中央區域並不發生枯萎黃化,反呈暗綠色。此外,缺鉀的植株莖枝的節間短,新長出的嫩芽也會變淡發白,抑製葉綠素的形成。
防治方法:施鉀施,硫酸鉀、氯化鉀都可以。
病原病因:缺鎂。
症狀:缺乏鎂的初期,水草的葉尖、葉緣呈淺綠或淺黃色,逐漸會出現由葉綠素聚集而成的斑點,最後葉緣枯萎黃化。有時也可見枯萎黃化區域不規則地分布於全葉,間雜著灰白色的斑點。最終整片葉子發黃。
防治方法:在水中添加硫酸鎂和硫酸亞鐵的合劑,濃度為0.3~0.5克/立方米,兩者比例為5:2。
過多時的危害:過量的鎂會導致幼葉卷曲。但及時添加高濃度的鐵會減輕過量鎂所造成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