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李岩寫好奏折遞上去以後,王一凡就召牛金星道殿內商議。
他等牛金星跪拜之後,便讓他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問道:“李丞相這次夫妻二人打算回河南,奏本也已經呈上來了,朕看了看上麵的內容,覺得有些道理,但卻沒有批下去,不知道牛丞相對這個事情怎麼看?”
牛金星見王一凡的態度有異,為了怕自己承擔上責任,忙道:“這件事情臣也反複思慮過,但也沒有個定論,既然李岩已經上了奏折,還請陛下乾綱獨斷就是。”
王一凡見他畏首畏尾的樣子,知道他是明哲保身,就笑著說:“之前在河南的時候,朕曾經聽過一句話,說是十八子要主神器,之前朕以為是李自成弄出來給自己造勢的把戲,因此就不以為意,但現在李自成死了以後,這句話又甚囂塵上,會不會是李岩聽信了這句話,因為其中指的就是他,所以要離開我到河南別有所圖?”
牛金星心裏一驚,但看王一凡笑裏藏刀的樣子,不敢怠慢,忙道:“之前的確曾經聽過這句話,臣也沒在意,但至於李丞相是不是動了心,臣也一概不知。”
王一凡從一旁禦案上拿起李岩的奏本,讓牛金星上來觀看:“你看,這個奏本上寫,臣等馳回江南之後,當宣布陛下恩德,招撫納叛,恢複農桑,整飭吏治,與民更始,不知道你是怎麼看的?”
牛金星覺得一陣莫名其妙,李岩的奏折中寫的言辭懇切,句句都體現出他為國分憂的心意,便說:“啟稟陛下,恕臣駑鈍,臣實在看不出這裏麵有什麼問題。”
“與民更始這一句,朕好像記得,更始是一個年號,是不是?”王一凡故意問道。
牛金星恍然大悟,心裏暗想李岩這次一定完了,他趕緊跪在地下說:“是的,當年南陽劉玄起兵討伐篡漢的王莽,號為更始將軍,接著他攻克長安,被擁立為帝,定年號為更始,但不久就被殺,因為沒有諡號,就隻以更始帝稱呼。”
王一凡見牛金星已經被自己帶到了點子上,就冷笑著說:“李岩這一次,恐怕也是想與民更始吧!”
牛金星聽得冷汗淋漓,但想到之前和李岩多年的交情,還是硬著頭皮說:“陛下,臣看李岩未必有如此大的膽量,還請陛下三思。”
王一凡卻搖搖頭說:“這次他要朕給他五萬河南兵,還要紅娘子陪他一起去,卻不讓朕再替他再擇一員大將,這分明是不打算再回來了。朕還記得,李岩曾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神州陷溺憑誰救,我欲狂呼問彼蒼,那時候朕已在河南起事,萬民響應,這兩句詩卻分明是自重身份,想靠著自己力挽狂瀾。不錯,以他的能力,若真是想狂呼問彼蒼,倒也不是不可能。”
牛金星心裏惶恐萬分,眼見李岩一家大禍臨頭,但他卻知道自己就算是再怎麼勸說,也無法使得王一凡消除疑心,反而會令自己也招致王一凡的疑忌,隻得低著頭,一言不發。
王一凡看牛金星的惶恐樣子,就笑了起來,他站起身背著手,說道:“這次李岩的奏本朕已經恩準了,李岩反意已露,絕不可再姑息,今晚你就設宴,代朕向他踐行,務必要他不起疑心,然後預先埋伏甲士,在酒宴上宣布朕的密旨,將他當場斬首,不留後患!等這一切完成之後,立刻回宮複命!”
牛金星雖然早就看出來王一凡對李岩疑心重重,但沒想到居然這麼快就要置他於死地,更沒想到竟要自己親手執行,真是如五雷轟頂一般,瞬間就麵如土色。
但牛金星很快就清醒了過來,怕自己若是拒不執行,立刻就會被王一凡以同罪嚴懲,因此他雖然知道李岩無心反叛,卻不敢上前勸諫,隻是小心翼翼地說:“陛下,李岩雖然有異心,但是畢竟反形未露,就這麼殺他,恐怕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