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猜疑重重(1 / 2)

通州城外的大營帥帳外,旌旗密布,營壘整肅,禦營的侍衛牢牢守住帥帳,不許任何人進入。

王栓率領一群將領走了過來,欲闖帥帳,卻被門外的侍衛攔了下來,他們正在對峙,卻看見李岩一臉怒意地走了過來,大聲質問道:“你們這是要做什麼?造反麼?”

王栓冷笑著說:“我早就懷疑了,這一路上陛下都沒有露麵,凡事都是你這個中軍主將代為發號施令,李丞相,你是不是因為山海關大戰的功勞衝昏了頭腦,想挾持皇上自立?”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緊張起來,各人都手握劍柄,帥帳外頓時一片肅殺之氣。

李岩努力壓住心頭的怒火,指著王栓等一幹人,問道:“晉王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豈是你們能懂的。王栓,你身為前軍主將,又是晉王親封的征西伯,現在帶著這些人硬要來闖,莫非是要犯駕麼?”

王栓爭辯道:“李丞相你正好說反了,我們不是來犯駕,而是來護駕的,識相的話,就趕緊將晉王交出來,免得咱們動手!”

李岩麵色一變,立刻從袖子裏掏出一封敕書,大聲念道:“前軍主將領平西伯王栓接旨!”

王栓猶豫了一下,還是帶著眾人跪了下去,李岩將敕書念了一遍,但王栓和眾人還是並不相信,他站起來指著守衛帥帳的禦營侍衛道:“你們都是晉王的親隨,難道也要聽李丞相的擺布麼?陛下,你要是在帳內,就請出來說話,否則臣就要動手替您清君側了!”

李岩見王栓依舊執迷不悟,忍不住怒道:“你要是敢驚擾聖駕,格殺勿論!”

雙方劍拔弩張,空氣裏布滿了火藥味,卻見王一凡騎著照夜獅子白從遠處奔馳了過來,正在爭執中的雙方見狀立刻跪了下去,山呼萬歲。

王一凡滾鞍下馬,拉著李岩的說對眾人道:“這一次北伐大功告成,全賴李丞相的運籌調度,朕因為身體不適,所以臨時返京,現在關外告複,李岩居功至偉,朕將重重賞賜。”

李岩忙跪下道:“這次大勝全靠晉王的深謀遠慮,微臣何敢貪天之功為己有。”

王一凡繼續讚道:“居功而不自傲,真是有大將之風,很好,李丞相,這次你南征北戰,立下不世奇功,看起來若不封王,也隻怕也不行了。”

他親手扶起了李岩,一旁的王栓也弄清楚了狀況,趕緊上前跪下道:“陛下,微臣之前錯怪了李丞相,罪大惡極,請陛下治罪。”

李岩忙對王一凡道:“萬萬不可,征西伯這一路披堅執銳,攻無不克,當為首功,更難得的是他忠肝義膽,若不是微臣有命在身,不能相告,也不會有這樣的誤會了,依臣之間,平西伯實在是有功無罪。”

王一凡見他們二人在自己麵前上演了一出將相和,心裏也是極為高興,他笑著說:“好,都很好,朕很高興,有了你們這樣的忠臣良將,何愁我大晉的江山不穩?”

而在此時,李岩卻將王一凡拉到了一邊,神色嚴肅地說:“陛下,微臣已經得到消息,南方一帶因為咱們移師北伐,兵力空虛,而偷偷推舉出一個假太子打算繼承前明的地位。現在河南尤其很亂,各處新上任的官員有的被殺,有的被驅逐,恐怕會出大亂子。”

王一凡就問:“那丞相以為該如何解決?”

李岩毅然道:“臣打算請陛下派一支精兵給我,由我親自揮師南下,在河南收拾亂局。”

王一凡心裏大奇,他暗想現在天下初定,除了四川的張獻忠還依靠著山川險峻而割據一方,各處省份雖然動蕩,也不至於出現大的威脅,李岩剛剛北伐勝利,不在京城聽封,立刻就要帶兵離去,莫非有什麼想法?

想到這裏,他不動聲色地問:“李丞相回到河南,有什麼辦法可以收拾亂局?”

李岩誠懇地說:“河南是微臣的桑梓之地,人地皆熟,容易號召百姓,安定民心,清除叛逆。”

王一凡又問:“那如何對付那個假冒的明太子?”

李岩笑著說:“其實大明自從崇禎煤山自盡以後,其實就已經亡了,隻不過那些遺老遺少還抱著頑固不化的念頭,幻想複國。我看這個假太子也不能成事。隻是河南一帶災荒連年,咱們自從北伐後就很少顧及,這次臣回河南後,要盡力賑濟收攏人心,恢複農耕,使得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再受兵戎戰爭之苦。”

王一凡點頭道:“愛卿的想法不錯,可是你這次去河南,可有什麼具體方略麼?”

李岩接著說:“河南不比其他省份,裏麵山寨林立,大的數萬人,小的也有數千人,這些人都有武裝,而且容易受人蠱惑,若被假太子欺騙,恐怕會惹出大亂子。這一次臣到了河南以後,首先要不惜金錢聯絡各處寨子,讓他們投順大晉,就算無法勸降,也要讓他們暫時觀望,等北方完全平定之後,咱們有了一支大軍,還愁他們逡巡不決麼?但現在還請陛下當機立斷,趕緊派臣前往河南解決亂局,以免錯失良機。”

王一凡見他說得異常急切,心裏還是十分猶豫,他沉吟片刻,就說:“卿雖然說得很有道理,但大軍剛剛經曆千裏苦征,現在師老兵疲,再貿然調動,恐怕也不易,這樣,等我和右丞相牛金星商議一下,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