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己昔日在關外之時,隻憑著不到一萬的精銳鐵騎就打得皇太極和多爾袞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雖然現在滿清占據了關外之地,但料想人馬也無法和自己相提並論。
行了沒多久,就看見戚無傷派人前來稟報,說是先鋒已經到了八達嶺,總兵唐通果然如預計的那樣帶著手下在那裏恭迎聖駕,態度十分恭順。
王一凡聽了以後非常高興,正是因為這一路進軍非常順利,他之前還頗擔心在居庸關會出什麼意外,耽誤了大軍直撲北京的日期,而使得吳三桂可以趁機回到北京,給他攻占北京城造成障礙,現在聽到唐通投降的消息,他就徹底放下心來。
他騎馬行到高處,遠遠眺望著前方的山川大地,想到這一片江山很快就要到了自己的手上,不覺間一股壯誌豪情湧上了心頭,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大軍繼續前行,到了青龍橋的時候,已經看到這裏有人在路旁恭迎,說是總兵唐通和監軍杜之秩已經帶人在八達嶺外接駕。
過了沒多久,果然看到大批投降將領和文官在長城口外跪迎。
王一凡泰然自若地策馬上前,對跪在地下的唐通和杜之秩擺了擺手,說了一個勉勵的話,就對一旁的戚無傷急促地喊道:“大軍不可在此久留!稍事休息之後,立刻向北京城出發!”
戚無傷立刻答應了一聲,帶著將領上馬繼續前行。
大軍進了長城,又走了一段,見城頭上原本的大明旗幟已經換成了大晉的旗幟,雖然唐通的人馬還依舊穿著明軍的號服,但胳膊上也臨時用白布纏了起來,上麵草草寫了一個晉字,
城中家家的門頭上也都用黃紙貼著一個“晉”字,城中官宦和縉紳父老跪在道路兩旁迎接,王一凡進入到臨時布置好的行轅之內,早有人將事先準備好的酒宴擺了出來,並開始奏樂。
王一凡本想和李岩、牛金星等人一起用膳,但牛金星卻以皇家禮製不可僭越,因而將他單獨安置在內廳一人用餐,而其他人則在外一起吃飯。
等吃完之後,王一凡站起身,卻早有許多官員肅立在廳外兩旁。
王一凡覺得有些不習慣,他暗暗想起之前在大戰前後,他總會親切地和大家打招呼,並對每個人一一囑咐。
可是現在身份大變,已經不能像過去那樣和所有人都有說有笑,不免有些感慨。
唐通笑著將自己的兵馬數量彙報給王一凡,雖然大家都知道他的兵馬不足一萬,但他還是虛報為兩萬之眾,王一凡心裏一清二楚,但表麵上卻佯裝不知,還是賞賜他白銀三萬兩,並給一些重要武將和幕僚也都一一賞賜。
他向唐杜二人問起北京的防衛情況,唐通立刻就說現在的北京城早已兵力空虛,三大營隻是空架子,統兵大臣李國楨隻是個紈絝子弟,料想王家軍兵鋒一到,敵人就會不戰自潰。
而老百姓也對明朝的統治早就不滿了,這一次一定能順順利利拿下北京。
王一凡忽然問:“我聽說唐將軍在入關之前,似乎和吳三桂的交情頗深?”
唐通笑著說:“我的確和吳三桂的私交不錯,現在他父親吳襄就在北京城內,隻要大王保護他的家眷,末將願意寫信給吳三桂,勸他帶領手下歸順大王。”
王一凡點點頭,說:“如此最好了,孤已知道滿清懷著入關之心,所以現在大軍要和時間賽跑,盡快攻下北京城!”
正說著,一個將領前來稟報,說戚無傷的前鋒已經攻破昌平,估計北京城在三天之內就可不攻自破。
王一凡立刻帶著眾人起身,率領大軍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