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誘敵深入(1 / 3)

在崇禎帝的催促之下,孫傳庭的兵馬一路東進,前鋒已抵洛陽,並與河南總兵陳永福會合。

王一凡在洛陽城內召開會議,吩咐讓王栓率領一支人馬出去誘敵,在洛陽一帶布下個口袋陣將孫傳庭引進來。

同時,他命令王守義率領他長期訓練出來的一支精兵,從偏僻山路繞到孫傳庭背後,一邊截斷陝西兵的糧道和歸路,一邊收緊口袋。

王一凡特意囑咐道:“守義,這次的大戰非同小可,孫傳庭學戚繼光弄了一個火車營,威力還不小。所以你身上的蛋子很重,這一仗究竟能不能打好,全看你了。”

王守義正色道:“請父王放心,我的人馬一直都在訓練,並且對這一帶的山勢地理都很熟悉,一定不會辜負父王所托,但我擔心的,是孫傳庭若是不來攻打洛陽,而是轉向南去了,該怎麼辦?”

王一凡沒想到王守義居然會問出這個問題,心裏也頗為滿意:“這個孩子究竟是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看起來即便將來給他一支大軍,他也能調度自如。”

想到這裏,王一凡平靜地說:“守義,你想到的,孤和牛軍師也都想到了,如何把孫傳庭的主力吸引到口袋裏來,不讓他四處亂竄,我們已經有了計較。這一次的誘敵深入,咱們不隻是派出王栓一支人馬,還會讓幾路人輪番前去誘敵,同時,周圍的州縣一並棄守,做出放棄豫西的架勢來,好讓孫傳庭信以為真,放心大膽地追來。”

王守義忽然道:“父王,其實有些州縣倒不必棄守,就比如說寶州的陳可新吧,他在主政之時幹得有聲有色,政績頗為顯著。”

王一凡聽說豫西地區的百姓已經開始有些恢複的氣象,感到一陣高興,就隨口問:“那你說說,陳可新在寶州做出了什麼政績?”

王守義道:“兒臣之前曾路過寶州,看到那裏的百姓安居樂業,雖然不能說是百業振興,但街道上熙熙攘攘,秩序井然,尤其是州府衙門,更是一派新氣象,更有當地百姓送了陳可新一副對聯,讓人看了極為高興。”

“一副對聯?上麵寫的是什麼?”王一凡不覺饒有興趣地問道。

王守義忙道:“這副對聯上寫著,掌寶州一顆印,秋肅春回,受百姓半文錢,天災人禍。”

王一凡連連點頭,稱讚道:“很好,寫得不錯,看起來這個陳可新倒是一員幹吏。若咱們治下的所有官員都能如他這樣清廉能幹,今後這個江山就容易打了。”

說到這裏,他居然開始有些後悔之前定下的誘敵策略,更覺得牛金星畢竟是謀略家出身,一向隻喜歡使用計謀,在軍事上往往能出些奇謀妙計,減少本方的損失,但在治國安邦的根本大計上,就遠不如李岩這樣高瞻遠矚。

他正猶豫著,卻聽牛金星說:“陳可新雖然能幹,但這次咱們卻不得不放棄寶洲,為顧全大局,就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否則舍不得孩子如何能套到狼?為了把孫傳庭誘入口袋陣,也隻能犧牲一下寶州的官員百姓了。”

王一凡也歎了口氣,他自然不願意讓寶州的父老鄉親和陳可新去白白給孫傳庭殘害,便說:“誘敵之計固然重要,但百姓才是咱們大晉的根本,這樣吧,孤立刻派人去寶州,設法將陳可新和百姓們轉移。”

牛金星和王守義一齊說:“晉王愛民如子,如此自然可以兩全其美了。”

眾人立刻按照會上的部署開始行動,王守義趁著夜色領著本部的三萬精兵悄悄向西北方向開拔。

而孫傳庭自到了河南境內以後,一路上遇到幾股“賊兵”,但每一交戰,敵人都被殺得落荒而逃,官軍一直都是所向無敵,他見自己親手組建出來的火車營如此能征善戰,也是心情非常愉悅,當下更不將可能出現的困境考慮在內,命令大軍一路向著洛陽城進發,力爭將豫西之地全數收複,一方麵緩解崇禎帝咄咄逼人的壓力,一方麵也能替深陷李岩攻勢下的左良玉拉出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