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由李岩所草擬的《九問九勸》就編寫出來了,王一凡看了以後非常滿意。
這個文稿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百姓痛陳了當前的時弊,並勸百姓盡快響應王家軍的號召,建立一個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
李岩的才華在這個文稿中體現的一覽無餘,不光是王一凡和牛金星等人看了以後一目了然,就連戚無傷這樣的大老粗都可以朗朗上口,王一凡看了後非常高興,立刻命人將這個文稿抄寫了幾十份,並教會了許多孩童傳唱。
堪堪到了約定的時間,王守義和戚無傷帶著兵馬分別來到洛陽城的北門和西門外,將騎兵擺在前麵,步兵則攜帶著雲梯和弓箭、火器跟在後麵,隻等攻城的令下。
到了二更時分,忽然聽到了城內的一片嘈雜之聲驟然響起,部分答應做內應的守城官軍紛紛起事,和冥頑不靈的士兵們搏殺起來。
忽然聽到一聲號炮響起,大群城內的饑民自發地組織起來,將城門和吊橋放下,招呼著門外的王家軍將士前來攻城。
守城的總兵王紹禹見大勢已去,就在一群親信的簇擁下沒命地向城內逃去。隻聽見城內喊聲如雷:“王家軍破城了!隻殺首惡,協從不究!”
起初還拚命反抗的部分官軍立刻逃下了城牆,趁亂向著福王府衝去,他們打算趁亂進去洗劫一番。
就在這時,王守義一馬當先地率領大隊騎兵從放下的吊橋衝入城池,後麵跟著的步兵也用扛著的雲梯攀登城池,城樓上內應的官軍不但不抵抗,反而大聲喊道:“快進城,快進城!”
王守義一邊帶兵猛衝,一邊不斷地派出騎兵傳下王一凡的諭令,對城破後的大小文武官員,除非他們主動率眾頑抗外,一律不得加害,隻抓捕起來等待王一凡的審訊。
此刻,戚無傷的人馬也從西門衝了進來,王守義第一個率領著手下的騎兵衝到了福王府,立刻命人看守住各處門戶,殺了幾個想趁火打劫的變兵,嚴禁其他的兵馬進入。
他率領幾個親兵衝進了福王府,揪住一個瑟瑟發抖的太監問:“福王跑到哪裏去了?”
那太監嚇得不敢說話,王守儀立刻拔出腰間鋼刀,猛一下砍斷了一旁的樹枝,厲聲喊道:“你若不老實交代,這就是你的榜樣。”
那太監嚇得雙股抖個不停,褲子裏已經尿濕,他領著王守義等人傳過王府內的亭台樓閣,來到一處偏僻的後院裏,用手指了指其中的一口深井,就不敢再說話了。
王守義舉著刀慢慢走到了井邊,隻見裏麵黑漆漆地看不清裏麵的動靜,便彎腰從地上撿起了一個小石頭,順著井口丟了下去。
隻聽得“啪”地一聲,這個石頭在堅硬的井底發出清脆響亮的回聲,王守義這下心裏有了數,他冷笑著在井口旁喊道:“裏麵的人聽著,要是你們不想出來的話,就不必出聲,我自然會派人封了這口井,讓你們永遠在這個暗無天日的地方度過餘生。”
他一連喊了幾聲,都不見井裏有人回應,就帶著親兵從一旁的假山上搬來一塊笨重的大石頭,故意將一半擋住了井口。
就在這時,躲在井底下福王終於害怕地大喊起來:“別封井!我們出來就是!”
王守義這才將石頭抬到了一旁,命人找來一個大大的吊籃丟了下去,很快,福王的兒子、後妃都被他拉了上來,但輪到福王時,這個笨重如豬的家夥讓拉繩子的幾個親兵累得直喘,好不容易才將這個沉重的福王拉了上來。
王守義氣喘籲籲地用刀背拍了拍他的後背,笑著調侃道:“福王殿下,咱們終於見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