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意亂情迷(1 / 3)

就在太陽落山之前,王一凡帶著左軍師李岩回到了指揮所內,這時已經初步完成合圍洛陽任務的王守義、戚無傷以及一應官員都已到了指揮所內。

王一凡立刻主持了攻打洛陽城的軍事會議,並商議如何在破城後維持城中秩序和氣體事宜。

他在聽取了王守義和戚無傷的情況彙報後,命令他們按照原定計劃繼續執行。

就在這時,一旁的牛金星忽然問:“王將軍,不知道洛陽城破之時,您的行轅打算安置在何處?”

王一凡猛吃了一驚,周圍的人立刻嘰嘰喳喳地說了起來,都建議王一凡應該立刻搬入到福王府內,在裏麵發號施令,他們的意思無非是王一凡一路上吃盡了苦頭,現在好不容易能夠攻下洛陽,理所當然該享受一番了。

一旁的李岩見他們群情激昂的樣子,便低下了頭不說話。

王一凡沉著臉,一拍桌子道:“現在天下未定,我怎麼可以先貪圖起享受呢?我看還是將行轅照老規矩安在城外,我要和眾將士同甘共苦!”

牛金星卻搖了搖頭:“將軍此言差矣,將軍克己克儉的高風亮節精神我們都深有體會。然而這一次大家建議你搬到福王府裏居住,卻不是為了讓你好好休息一下的緣故。”

王一凡一臉疑惑地問:“那又是為了什麼緣故?”

牛金星正色道:“想將軍起兵也有一段時間了,大家隨著將軍一起東征西討,付出了無數代價,但卻一直名不正、言不順,現在那些比將軍弱的小嘍囉都有意稱王稱霸,而將軍卻一直隻願打著王家軍的旗號,真讓人擔憂啊。”

他一邊說著,一邊暗暗用眼神望了望一旁的李岩,巴望著他也能站出來說幾句話。

李岩也隻得說:“我覺得牛軍師的話也有些道理,想這些弟兄們和將軍揭竿而起,雖說是為了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的重任,但也都存著借此建功立業的心,可是若將軍吃吃不肯打出旗號來,恐怕難免會讓眾將士們灰心啊。”

聽兩位軍師這麼一說,眾將士也都紛紛鼓噪起來,王一凡在一片嘈雜的聲浪中力圖保持住心中的鎮靜,他平靜地說:“想當年朱元璋起義的時候,就秉持著高築牆、廣積糧和緩稱王的原則,這才一步步踏上了皇位。現在我們立足未穩,就要率先稱王稱霸,恐怕有些早了。”

“不早!”牛金星立刻大聲辯解道:“此一時彼一時也,想朱元璋起義之時,元帝早就紛亂一片,四處大大小小的勢力林立,而元人不改遊牧的一貫習性,對義軍聽之任之,那時候的各部人馬實力層次不齊,朱元璋的實力太過弱小,自然要韜光隱晦,不敢公然打起自己的旗號來。”

王一凡聽他說得頭頭是道,心裏也不禁一動。

卻聽牛金星繼續侃侃而談:“但現在卻大不一樣,現在明室羸弱,主要兵力都在陝西、關外一帶,江南一帶雖然富庶,卻沒有足夠的兵馬和良將,這正是天賜良機。若咱們攻下洛陽以後,以王霸之氣在河南一帶起來號召,必然應者雲集,到時候組建出一支大軍,還怕天下不定麼?”

眾人紛紛應和,王一凡想了一下,便道:“好吧,我就暫時住在福王府裏,一則福王府畢竟是花費了大量銀錢建造起來的,若是空置了也頗為可惜。二則在城內居住,也方便破城後處理相關的事宜。但稱王之事我看還是暫緩一下,等咱們拿下河南全境再說。”

他用眼光掃了掃旁邊的眾人,繼續說:“另外福王府內的金銀財富,都是從黎民百姓中搜刮而來,本將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除了留下一半作為軍資,其餘的全部用來賑濟百姓。任何人不得妄藏金銀財物,都聽到了麼?”

眾人紛紛應聲,王一凡接著說:“進城之後,要和城內的居民約法三章,於民秋毫無犯。大家要時刻牢記這一點。”

他將這次攻城的主將王守義喊道身邊,正色道:“守義,從時間上來算,你跟了我也有好幾年了。現在你能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說實話我很欣慰。這一次攻城你是主攻,可千萬不能給我把這台大戲給演砸了,知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