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凡等人回到了安陽城內,還沒等到戚無傷的凱旋消息,就得到了一個驚人訊息。
曹文昭叔侄倆在陝西一帶屢破義軍,所統率的五千關寧鐵騎如入無人之境,經常追殺得數十萬義軍潰不成軍。
他先是率軍攻滅了盤踞在河曲一帶的義軍首領王嘉胤,以功深為任臨洮總兵官,又連續擊滅點燈子、李老柴、一條龍、掃地王等民變首領,一時間聲威赫赫。
但由於之前他在剿滅王一凡戰鬥中的表現,洪承疇一直對他猜忌有加,不給他敘功,他憤而繼續追殺義軍,在陝西大小數十戰,戰無不勝。
而自從王嘉胤死後,闖王高迎祥就被推舉為三十六營的總頭目,率領陝西義軍轉戰、湖北、陝西、四川等地,繼續作戰。
洪承疇連連追剿義軍不利,便想出奸計,以口袋陣在三邊布置人馬,意圖將幾十萬義軍包圍在狹小的區域內殲滅。
就在這個不利的情勢下,十三路義軍在高迎祥的號召下齊集滎陽,共同商議打敗民軍的大計。
但因為洪承疇調配嚴密,各處官軍拚死戰鬥,到會的眾首領都有些垂頭喪氣,一時間竟沒人肯出主意打破明軍的封鎖。
就在這個時候,當時還是高迎祥部將的李自成站了出來,他在沉悶的會場裏大喊道:“大家歎什麼氣?現在還沒到最壞的時候,有什麼好怕的?洪承疇手上的軍馬不過才十萬人,而我們卻有十三家義軍七十二營共二十多萬人,一個人拚命廝殺,也當讓幾十人心驚膽戰,咱們二十萬人拚死一搏,還怕打不敗明軍?”
眾首領聽他的談吐不俗,便讓他繼續說下去,隻見李自成立刻提出了“分兵定向”的方法,得到了在場頭領的一致認可。
這個方法是將當前的義軍分成東、西、南、北四路,主動出擊突圍,其中主力放在敵人兵力最薄弱的東麵。
各路義軍根據這個方法轉戰各地,東路軍在高迎祥及部下張獻忠和李自成的率領下一路節節勝利,所向披靡,並一舉攻克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安徽鳳陽,當即焚燒了皇陵,滔天大火和滾滾濃煙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弄得朝廷上下震驚不已,彈劾洪承疇剿賊不力的奏疏如雪片般飛來。
崇禎帝朱由檢心痛不已,責令洪承疇加緊討賊,為了平息朝野上下的一片責難,他被迫第一次向全天下頒布“罪己詔”,並加派人馬繼續會剿。
洪承疇在受到朝廷嚴旨催督後,將曹文昭叔侄倆狠狠責罰了一番,命令他們必須盡快追上高迎祥和李自成的兵馬,將他們一網成擒。
受了無端訓斥的曹文昭隻得率兵親自追擊,在湫頭塬一帶中了李自成設下的重重埋伏,當場戰死,其侄曹變蛟僥幸保得一條性命。
朝廷追贈曹文昭太子太保、左都督的官銜,並命人建立祠堂,春秋祭奠。
因此義軍聲勢更盛,在陝西三邊地帶鬧得風生水起,越發不可收拾。
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王一凡的心裏又悲又喜。
喜的是經此一役,追剿兵馬必定齊集陝西,必然無暇顧及到在河南的自己,為自己進一步擴大實力、占據河南,創造了難得的良機。
而憂的卻是曹文昭雖然現在和自己分道揚鑣,但終究是關外一起拚殺起來的老兄弟,沒有和韃子兵拚個你死我活,就這麼不明不白地中伏死了,真是讓人扼腕歎息。
而因為中原內地的變亂重重,盤踞在遼東一帶的皇太極也勢力大增,他趁著明廷混亂的時候大肆招兵買馬,並以各種借口將之前和他平起平坐的貝勒阿敏和莽古爾泰紛紛罷黜,將權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