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秀才麵色凝重地說:“這還不是我最擔心的。我們和女真人交戰這麼長時間,卻根本無法了解到對方的一舉一動,之前派出去的十幾路探子都無功而返。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而我們對女真人毫無了解,就像是瞎子聾子一樣,這可不太好了。”
“派出去的探子都失手了?”王一凡問。
見他一臉不解的樣子,範秀才忙將其中的原委解釋了一番。
即便是占據了大半個遼東,但估計女真人口充其量也不超過五、六十萬。前幾次襲掠中,被他們擄走的漢人以百萬人計,如此大的比例懸殊,使得女真人頒布了一條命令,那就是強製被抓去的漢人剃發留辮。
這條命令表麵上看起來沒什麼,但對當時的漢人卻無異於晴天霹靂一般。
彼時大明朝尊崇儒教,自上至下已經形成了一種行為準則。
詩書禮儀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要保持住漢服和發型等漢人文明的象征。
一旦連頭發都保不住,剪成了夷狄的發式,就觸犯了孔聖人所著的《孝經》。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句話就像是西方的聖經一樣,影響甚深。
就連幾個大字不識的粗鄙百姓,也能背下來。
如果漢人剃了辮子,那基本上和野獸沒有什麼區別了。
可是女真人卻向來不管這麼多,若是想以這區區幾十萬人就征服人口億萬的大明,最好的辦法就是剃發留辮,將這些漢人都變成女真人。
為此,女真人特意從被俘來的漢人中專門挑選出一批理發師,讓他們挑著裝有剃刀的工具箱四處剃發,一旦漢人拒絕了剃刀,那麼女真人的屠刀就跟過來了。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這句話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在整個女真人占據的地方,並越傳越廣。
憑借這一組句子的恫嚇作用,女真人將抓來的漢人都變成了辮民。
派出去的探子自然不願剃發,因此根本無法潛入女真人占據的各處城鎮,他們隻能遠遠地窺伺著女真人的一舉一動,從中揣測出他們下一步的動向。
這樣得來的情報,自然是毫無參考價值,也難怪範秀才如此憂心忡忡了。
王一凡托著下巴,也沒想出個解決的辦法來,隻得繼續虛心問道:“那請問先生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範秀才笑了笑,輕輕撣了撣身上道袍的灰,從一旁拿出個鐵口直斷的卦旗來:“我打算親自去沈陽走一趟。”
王一凡忙問:“既然現在女真人正推行剃頭令,先生此去豈不是損失大了?”
範秀才笑著搖了搖頭:“雖然這剃頭令陰毒狠辣,但其中倒也不是沒有空隙。據我所知,目前就有兩種人無須剃發。”
“那兩種人?”
範秀才哈哈大笑道:“一種是和尚和尼姑,他們本就是頭上光光隻有九點戒疤,自然無須剃發了。而另一種,就是我這種裝束的修道之人。聽說皇太極極為寵信手下的國師馮真人,並將道教推崇到國教的地步。因此道士,也是不用剃發的。”
王一凡想了想,便也將自己的頭發盤了起來:“既然如此,我就陪先生一起去走一趟。咱們倆一路上也好做個伴,一起去看看女真人的動向。”
外麵一直偷聽的王守義也跑了進來,嚷嚷道:“我也去!兩位道爺一路上奔波勞累,也得帶個小道童伺候照顧。”
屋裏的兩人哈哈大笑,開始時的猜疑一下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