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將領不和(3 / 3)

等他回到寧遠城外的軍營時,已是漆黑一片。

哨兵將他引進了大營,隻見十幾名手下正圍在一口大鍋前端著嘎達湯,喝得正香。

見到長官回來,這些人忙起身要行禮,卻被王一凡揮揮手止住了。

他接過大勺,給自己也盛了碗,三個指頭托住碗底,蹲在眾軍士之間喝了起來。

嘎達湯很稀,裏麵的麵疙瘩屈指可數,漂著蔥花和香菜的湯麵上找不出一絲肉末,隻有些麻油的清香不時傳進了鼻子裏。

“大人,軍營裏沒什麼好東西,就隻找出些麵粉來熬了鍋湯,您可千萬別介意啊!”圍著油膩膩圍裙的夥頭軍歉意道。

王一凡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一起喝湯,等一口熱乎乎的嘎達湯下了肚,他才張口問道:“大軍出征回來,怎麼不進城駐紮?”

“聽說袁大人知道我們救援覺華島失利,一路上大軍又壞了軍紀,四處滋擾百姓,就和滿總兵吵了一架,要將我們廣西兵全給趕回老家去。所以我們先在這裏暫時住上一晚,明天早上就要開拔到山海關了。”

王一凡頗為意外:“那大軍都撤了,寧遠城誰來守?”

“聽說山海關派來個副總兵趙率教,帶來三、四萬新募的遼東軍過來接防,他和滿總兵向來不合,這次除了祖參將和吳千總等老遼東外,都會被撤回到關內去。大人,我看你還得提前準備一下啊。”這老夥夫誠懇答道。

王一凡眉頭一皺,早就在史書中看到過滿桂和趙率教這兩人勢成水火,因此袁崇煥特意上疏朝廷將他們分開,看起來這倒並非是假的了。

“那你們是怎麼看的?”王一凡望著身邊的手下,輕聲問道。

“其實我們早就想回去了。”周圍的人異口同聲道:“本來我們南方人就不習慣北方的嚴寒,朝廷又經常拖欠糧餉,有時候甚至個把月都見不到葷腥,再加上這麼些年來打來打去,不少老兄弟都把小命丟在了這裏。俗話說人離鄉賤,要是這一次真要是能回到故裏,倒是一件好事咧。”

王一凡暗自歎了口氣,俗話說農民工的工資不能拖欠,可大明朝就連邊防軍的軍餉都不能保證,恐怕亡國也是難免了。

正說話間,就看到一名傳令官匆匆走了過來,俯身對他耳語道:“趙副總兵請您入城共商遼東軍務。”

一個副總兵居然找上一個區區的把總來商談軍務,那豈不是等於軍區司令找連長開會,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王一凡覺得有些好笑,但還是正色對傳令官點了點頭。

入了寧遠城時天色已經開始亮了起來,來到趙率教的府邸外,在晨曦下仔細觀察了起來。

這裏曾是城裏一處富商的住所,在努爾哈赤襲破遼陽時,這富商帶著家眷仆從逃進了關內,這處宅子也就荒廢了下來,直到趙率教住進了這裏,才漸漸開始恢複起以往的氣派來。

這處宅子的院牆足有兩丈來高,門口趴著兩隻張牙舞爪的石獅子,一個穿著精致綢緞長袍的管家攔下了王一凡,一番通報之後,將他領了進去。

院內的樹草繁密有序,枝葉上掛滿了厚厚的白雪,琉璃繡瓦鋪在宅子頂上,更顯出一派富麗堂皇。

走過長廊來到正廳,管家將王一凡領到一側的藤椅上坐下,恭敬道:“把總大人請稍等,我家主人一會就到。”

王一凡點了點頭,四處觀察起來。

正廳內的布置典雅而不失奢華,兩排藤椅整齊的擺開,牆上掛著幾幅當代名家的字畫,一個兩人環抱的青花大瓷瓶擺在門口,也不知是官窯還是民窯燒造的。

王一凡之前也曾去過袁崇煥的府邸,但那簡陋的三間小宅子和趙率教的這處豪華的官邸比起來,那簡直是貧民窟遇到金鑾殿了。

正當他讚歎不已的時候,一陣爽朗的笑聲就傳了過來。

一個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穿著一件嶄新的官袍走了出來,胸口上鏽著的巨蟒栩栩如生,手裏把玩著一件雕工精湛的玉石山子,大大方方坐在了廳內正中的黃花梨太師椅上,帶著笑意打量起一旁的王一凡,顯然正是傳說中的副總兵趙率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