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使大便變泥土狀、灰色的藥物:鋇劑。
以上藥物使大便變色,屬於正常現象,不影響其藥效,可繼續用藥。
哪些藥物長期使用後不能突然停藥
鎮靜安定藥
如地西泮(安定)、甲丙氨酯(眠爾通)、舒寧、氯氮(利眠寧)、安眠酮等,長期使用後突然停藥可能引起暫時性的睡眠障礙、激動不安等。
抗癲癇藥
癲癇患者經長期治療病情穩定後,不能突然停藥,否則會引起癲癇大發作或癲癇持續狀態。
抗精神病藥
氟奮乃靜、三氟呱多(三氟呱丁苯)等,需長期使用約2年才能鞏固療效,如果不是緩慢地減少藥量而是突然停藥,患者會出現頭痛、惡心、嘔吐、心動過速等症狀。
抗震顫麻痹藥
左旋多巴常與安坦合用,患者長期服用後不能突然停用安坦,否則會出現流淚、流涎、幻視、睡眠障礙等症狀。
腎上腺皮質激素藥
包括可的鬆、強的鬆、地塞米鬆等患者,長期使用後突然停藥,會出現原來疾病所沒有的“戒斷症狀”,如疲乏、肌無力、惡心、厭食、關節痛、低血糖、低血壓等。
普萘洛爾(心得安)
冠心病患者長期服用普萘洛爾(心得安),突然停用時,反倒可能引起心絞痛發作或誘發心肌梗死。
哪些藥忌用熱水送服
止咳糖漿類藥
它們一般都是將有關止咳藥溶解於糖漿內製成,治病的機製是糖漿可以覆蓋在發炎咽部黏膜表麵,形成一層非常
薄的保護膜,阻止其他刺激接觸發炎的部位,從而達到止咳目的。倘若使用熱水服用糖漿,會溶解部分藥物並使糖漿稀釋,降低糖漿黏度,使其在咽部發炎處無法形成薄膜保護層,因而也就達不到止咳的效果。所以,最好用溫水或涼白開服用止咳糖漿類藥。
助消化類藥物
如胃蛋白酶合劑、胰蛋白酶、酵母片等,它們中所含的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這種酶非常嬌嫩,遇熱後即會變性,完全失去催化活性,起不到助消化作用,所以助消化類藥物不能用熱水送服。
金銀花露
此藥有一定的揮發性,倘若用熱水送服,可使其有效成分揮發,大大降低藥效。
如何根據藥劑類型選擇最佳服藥時間
1.抗生素類:此類藥物排泄較快,為了保持在血液中的一定濃度,一般每隔6小時應服用一次,以保證血液的抗生素濃度維持在有效的濃度水平。
2.維生素類:一般宜在兩頓飯間服用,以補充人體內某種維生素含量的不足,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但用維生素K止血時則應及時使用。
3.降血壓藥:宜安排在上午10時、下午3時服用,臨睡前不宜服用。
4.降血糖藥:糖尿病患者在淩晨4時對胰島素量最為敏感,此時服用最宜;上午8時口服降糖藥作用強而持久,下午則需加大劑量方可達到同等效果。
5.激素類藥:為了有效避免對腎上腺皮質功能的抑製作用,可以將服藥的時間與生理節律同步進行,即上午8時一次性安全用藥,療效較好。
6.心髒病藥:早晨6~8時服用見效快。
7.抗貧血藥:貧血者每晚7時服藥比早晨7時服藥吸收率要高1倍,而延長療效期則達4倍左右。
8.抗精神病藥:中午12時服全日劑量的1/3,晚上8時再服餘下的2/3,既可提高療效,又可降低毒性。
9.抗過敏藥:在臨睡前半小時服用,可減少嗜睡等不良反應。
10.止喘藥:宜在晚上臨睡前服用,以預防患者在淩晨2時最敏感期發作。
11.滋補類藥:如人參蜂王漿、蜂乳等,比較適宜在晨起空腹的時候和晚間臨睡前服用。
12.解痙類藥:飯前服用可使血液中達到較高的有效濃度,從而較快發揮藥效。
13.利尿類藥:早晨7時服藥較其他時間服藥的不良反應要少一些,體內鉀的損失量亦相對較少。
14.止痛藥:通常在中午服用,因為中午11~12點是人體對痛覺最敏感的時間。
15.助消化類藥:宜在飯前10分鍾服用,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充分與食物混合。
16.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在飯後半小時服用,這樣藥物可與糜爛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消化和吸收,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如何分辨真、假、劣藥
看批準文號
藥品批準文號是藥品生產合法性的標誌。從2002年12月1日起,對全國藥品生產企業已合法生產的藥品統一換發藥品批準文號。每種藥品的每一規格為一個批準文號。
1.藥品批準文號格式:國藥準字+1個字母+8位數字。
2.試生產藥品批準文號格式:國藥試字+1個字母+8位數字。
3.字母H代表化學藥品(原來稱西藥),Z代表中藥,B代表保健藥品,S代表生物製品,T代表體外化學診斷試劑,F代表藥品輔料,J代表進口分裝藥品。
看包裝標簽
1.藥品的最小銷售單元,指直接供上市藥品的最小包裝,必須按照規定印有標簽並附有說明書。
2.進口藥品的包裝、標簽,還應標明“進口藥品注冊證號”或“醫藥產品注冊證號”、生產企業名稱。
3.包裝、標簽有效期按年月順序表示。
4.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等特殊管理的藥品,外用藥品、非處方藥品在其大、中包裝,最小銷售單元和標簽上必須印有規定的標誌。
5.化學藥品說明書中孕婦及哺乳期女性用藥、藥物相互作用兩項不可缺少,應如實填寫或注明“尚不明確”。
6.還要注意藥品的防偽標識是否清晰、完整。
如何煎中藥
1.煎中藥最好用砂鍋、砂壺或搪瓷鍋,忌用鐵鍋。砂鍋受熱均勻,不會使中藥的有效成分起化學變化而降低藥效。
2.一劑中藥是由多味藥物配起來的,每味藥的性能各不相同,凡注明“先煎”者要先煎15~30分鍾,再加入其他藥。“後下”者要在藥煎好以前5~10分鍾放入。“包煎”者要用布袋包好再放入鍋內同煎。“溶化”者則置於煎好的藥液中稍加文火使其溶解。“衝服”的藥是用煎好的藥液送服。
3.煎頭煎藥時,加冷水超過藥麵1~2橫指,浸泡半小時,其有效成分易煎出。用大火煎沸後,再用小火煎20~30分鍾,濾渣備用。煎“二煎藥”時水量要少些,沸後再煎15~20分鍾。藥品質地堅實者要多煎5~10分鍾。滋補藥可煎煮40~60分鍾。清熱解表藥應少煎5~10分鍾。“頭煎”和“二煎藥”的量,以共計一茶杯左右為宜,混合後分兩次服用。
使用感冒藥時應注意什麼
感冒(包括流感)目前尚無確切的病因治療藥物,一般采用對症治療,所用藥物都是複方製劑,其主要成分有解熱鎮痛藥、黏膜血管收縮藥、鎮咳藥以及抗組胺藥,可緩解感冒所引起的頭痛、發熱、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等症狀,
少數製劑中還含有清熱解毒的中草藥或抗病毒藥物。在使用感冒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盡最大可能弄清患者所患的是否是感冒,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如果僅有頭痛、發熱、肌肉酸痛等症狀者,隻需使用解熱鎮痛藥即可。流感用抗病毒藥效果更好。
2.如患者僅有鼻塞、流涕等症狀而無頭痛、發熱、肌肉關節疼痛,可使用不含解熱鎮痛藥的複方製劑。
3.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高血壓、心髒病等患者要慎用含偽麻黃堿等血管收縮劑。
哪些藥物易損害老年人腎髒
造影劑
老年人使用造影劑引起腎病的發生率較高,原有腎髒病、脫水以及在短期內大量注射造影劑的患者,腎損害發生率更高。順氯氨鉑、絲裂黴素等抗腫瘤藥引起的腎損害常與劑量過大有關。
中草藥
中草藥導致腎損害的報道近年不斷增多。具有腎毒性的中藥種類繁多,常見的有:雷公藤、山慈姑、關木通、馬桑果、牽牛子、蒼耳子、罌粟殼、草烏、天麻、臘梅根、使君子、益母草、白花丹和胖大海等。其中以雷公藤引起的腎損害最大,其次是關木通。過量服用上述中藥導致的腎損害占了相當大的比例(90%),相信遊醫偏方和無醫囑擅自用藥也占了較大的比例(33%)。
老年人慎用的藥物有哪些
1.腎上腺素、胰島素、麻黃堿、阿托品、顛茄:老年人較敏感,應酌情減量。
2.洋地黃類藥物:老年人對藥物排泄的速度會比較慢,易造成藥物在體內的蓄積中毒,洋地黃類藥物,老年人的用量應為青壯年劑量的1/4。
3.保泰鬆、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老年人易患慢性腰背及四肢關節疼痛,保泰鬆久服可引起水腫和再生障礙性貧血。吲哚美辛久服可引起眩暈、精神障礙、胃腸出血、胃潰瘍等。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藥可使老年人大量出汗而虛脫,應避免使用或少用。
4.苯巴比妥、甲喹酮、甲丙氨酯:失眠是老年人常見的症狀,偶爾服一些安眠藥是可以的,但長期服用會形成依賴性。久服停藥,會出現頭暈、惡心、肌肉跳動或失眠加重。這些藥都有毒性,會損害心、肝、腎。
5.酚酞、大黃:老年人便秘多因身體過胖、腹部肌肉無力、腸蠕動減弱所致,屬於功能性便秘。長期服用導瀉藥不僅能引起結腸痙攣,還會造成體內鈣和維生素的缺乏,因此要慎用。若一定需要導瀉,使用開塞露較安全。
6.青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氯黴素、合黴素等:抗生素對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雖有顯著療效,但抗生素也有許多不良反應。如青黴素容易引起過敏反應,輕者出現全身皮疹,重者可因過敏性休克導致死亡,使用前必須做皮試。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都是“耳毒性抗生素”,會損害第Ⅷ對腦神經,使人聽力減退、耳鳴和眩暈。
氯黴素、合黴素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這些藥物老年人必須慎用。
孕婦使用非處方藥應注意哪些問題
1.妊娠開始的前3個月,此時胎兒正處於發育形成期,服藥易引起胎兒畸形、流產等。盡量不用藥,如必須用藥應向醫師谘詢,權衡利弊,療程盡量縮短。
2.即使是妊娠3個月至出生前,也應該盡量少用或不用藥物,必須使用時,應盡量選擇臨床長期應用證明是安全的藥物。
哪些藥物影響胎兒發育
西藥類
【抗生素類】四環素可致骨骼發育障礙,牙齒變黃,先天性白內障;鏈黴素及卡那黴素可致先天性耳聾,並損害腎髒;氯黴素抑製骨髓功能,致新生兒肺出血;紅黴素能引起肝損害;磺胺(特別是長效磺胺),致新生兒黃疸。
【解熱鎮痛類藥物】如阿司匹林或非那西汀,可致骨骼畸形,神經係統或腎髒畸形。
【鎮靜藥】眠爾通可導致發育遲緩、先天性心髒病;安寧片可造成發育遲緩;巴比妥可致指(趾)短小,鼻孔通聯;氯丙嗪會造成視膜病變。
【激素】雌激素會造成上肢短缺(海豹樣),女嬰陰道腺病,男嬰尿道下裂;可的鬆會造成無腦兒、兔唇、齶裂、低體重畸形;甲狀腺素會引起畸形。
【抗腫瘤藥】環磷酰胺:四肢短缺、外耳缺損、齶裂;一硫嘌呤:腦積水、腦膜膨出、唇裂。
【維生素及其他】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C、B族維生素會致畸形;撲爾敏或苯海拉明能造成肢體缺損。
中藥類
懷孕期間滑利、破血、耗氣以及一切有毒中藥,都應禁用或慎用,如麝香、斑蝥、水蛭、商陸、巴豆、牽牛、三棱、莪術等可致畸胎、死胎及流產。
孕婦能打防疫針嗎
1.甲型病毒性肝炎減毒活疫苗:甲肝活疫苗是部分純化的活疫苗,孕婦最好不用。
2.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一種是血源疫苗經嚴格消毒,不會傳染;另一種是基因工程疫苗,不含有完整病毒,更安全。乙肝疫苗是滅活疫苗,沒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婦,可以直接注射乙肝疫苗。如果是已經感染乙肝病毒(表麵抗原呈陽性)的孕婦,不需注射乙肝疫苗。如果是疑似感染,注射一針乙肝免疫球蛋白,驗血表麵抗原陰性者需注射乙肝疫苗3針。
3.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是死疫苗,孕婦可以接種。
4.破傷風類毒素和破傷風抗毒素:這兩種疫苗孕婦均可注射。
5.風疹疫苗:孕婦應禁用。
6.乙腦疫苗:孕婦可以使用。
服用降脂藥物時要注意什麼
調脂藥物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主降膽固醇的藥物,常用的有消膽胺、降膽寧、丙丁酚、彈性酶等;第二類為降膽固醇兼降三酰甘油的藥物,以他汀類為主,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及血脂康等;第三類為主降三酰甘油也可降膽固醇的藥物,常用的有煙酸、非諾貝特、益多酯等。
一般來說,調脂藥物需要長期服用,時間至少在一年或兩年以上,有的甚至需要終身服用。專家建議長期服藥者可3~6個月複查一次血脂、肝腎功能,還應定期複查血尿酸水平,以便及時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當血脂接近目標水平時可適當減少劑量。如果使用調脂藥物治療後血脂仍偏高,應先檢查並改善飲食及運動情況,以期增進藥物的療效,必要時聯合用藥。
使用口服降糖藥時應注意什麼
1.飲食療法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如控製飲食後,無其他特殊的原因,血糖不下降,則應選用降糖藥。臨床實踐證實,不把好飲食這一個關口,口服降糖藥是無效的。
2.一些口服降糖藥在體內有藥物作用逐漸增強的過程,一些患者不了解這一點,不見效就認為藥物無效。事實上,服藥一個月左右才能有最大的降糖作用。
3.有的患者片麵地認為凡是藥物都有不良反應,因此拒絕必需的藥物治療,這樣會影響糖尿病治療。
4.如服用降糖藥後,出現心悸、汗出、頭暈等症狀,可能出現低血糖,可以服糖塊或去醫院就診。
實際上,在合理的範圍內使用藥物,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高血糖會引發並發症,嚴重的情況會導致患者死亡,而藥物的不良反應卻可以避免,停藥後可慢慢消失。
怎樣正確服用常用胃藥
抗酸劑
為治療胃酸過多,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最常用的藥物有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氫氧化鋁凝膠、碳酸鈣、10%氫氧化鎂,以及複合製劑如胃舒平、蓋胃平、胃必治、胃得樂(其中主要成分為抗酸劑)。抗酸劑必須在餐後一至一個半小時服用,這樣可維持緩衝作用長達3~4小時,如餐後立即服則藥效隻能維持1小時左右。另外,如效果不明顯可增加服藥次數而不必增加每次服藥的劑量,睡前加服1次。注意胃舒平、蓋胃平為咀嚼劑,嚼碎後服下效果好。
抗膽堿能藥物
常用的有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胃長寧、胃歡、胃安,抗膽堿能藥物一般僅配合抗酸劑應用,單用效果差。服藥時間最好在餐前15~30分鍾,用量應以剛能引起口幹為度,如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每天3次,每次1片。需要注意的是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支氣管炎患者,因服此類藥能加重病情,應忌用此類藥物。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
對潰瘍病特別是十二指腸潰瘍有顯著療效,起效快,止
痛作用強。此藥最好與食物同時服用,每日早、中、晚飯時各服1次,每次1片,臨睡前再服用2片。老年患者此藥不宜長期服用,應在醫生指導下,掌握正確的服藥方法,此藥才安全而有效。
丙穀胺
為較好的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口服每天3~4次,每次2片,飯前15分鍾服下。連服30~60天。停藥時間應根據內鏡或X線檢查來決定,應遵醫囑。
胃複安(滅吐靈)、嗎丁啉
為治療腹脹、惡心嘔吐較好的藥物,每日3次,每次1~2片,飯前服用。注意胃複安不要與阿托品或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同時服用,否則效果會降低。
服止寧
此藥能減輕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症狀,如胃痛、惡心嘔吐及消化不良。每次1~2片,每日3次,飯後服。
使用抗生素要注意些什麼
每次都要服夠療程和劑量
劑量不夠,達不到有效血藥濃度,不僅不能殺滅細菌,反而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如果自行縮短療程,細菌隻是被暫時壓製住,但會變成抵抗力更強的菌株。通常的療程為7天左右,老年人、女性、兒童、肝腎功能不全者應該酌情減劑量。
按時服藥
比如,要求一天3次,不等於三餐前後各一次,而應該是每8小時服用1次。若在三餐前後服藥,白天兩次服藥時間間隔太近,會造成藥物在血液中濃度太高,導致神經或肝、腎功能損傷,嚴重者會造成藥物中毒;而在晚餐前後服藥,一夜時間間隔可達9~10小時,時間又太遠,會造成藥物在血液中濃度不夠,對細菌的滅殺作用減弱,從而影響療效,並會產生耐藥性。因此,一天3次的正確服用方法應是每隔8小時服藥1次,這樣時間間隔相同,體內血藥濃度在24小時之內都保持比較平穩,不易引起藥物不良反應,還可取得好的療效。
同樣,一天2次是指每隔12小時服藥1次;一天4次、一天5次等,同理推算。
使用胰島素時應注意什麼
1.隻有常規胰島素可以靜脈注射或在溶液中靜脈滴注,其餘各類胰島素僅能從皮下或肌內注射,不能靜注或靜滴。
2.常規胰島素近年已製成中性,pH為7.2~7.4,可與其他胰島素混合使用,以便調整其作用時間,靈活使用。
3.胰島素製劑於高溫環境下易於分解失效,故須保存在10℃以下冷藏器內。
4.近年來生產的高純度胰島素,其不良反應較少,作用較強,使用時劑量宜稍減。另外,高純度胰島素製劑中不含胰島素原、胰升糖素、胰多肽、舒血管腸肽及生長抑素等激
素及其他蛋白質,易使注射處皮下脂肪萎縮;胰島素注射後皮膚過敏反應與胰島素抵抗性的機會明顯減少。
5.魚精蛋白鋅胰島素中往往含有較多魚精蛋白,應與常規胰島素混合後使其成為長效,故抽取時必須先吸常規胰島素,後吸魚精蛋白鋅胰島素。
哪些人要慎用阿司匹林
1.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能引起腎血流減少、腎乳頭壞死。老年人使用阿司匹林要注意檢查尿常規,如發現有尿蛋白或管型尿,則應立即停藥。
2.患病毒感染的小兒,服用阿司匹林可並發Beye綜合征,出現神經係統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兒童要慎用阿司匹林,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宜使用。
3.孕婦服用阿司匹林可影響優生,導致胎兒畸形,並且能引起妊娠期或分娩前後陰道出血、妊娠延長、死胎率增加。
4.腎病、肝病、胃病、糖尿病、哮喘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影響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減少鈉、水排泄,增加前列腺素代謝,從而引起腎髒損害。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藥物性肝炎,嚴重者還可導致肝功能損害,血氨升高。阿司匹林對胃黏膜有直接腐蝕作用,可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發生胃出血或胃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