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銀瓶觸破(1 / 2)

光啟二年(公元886年)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唐代開始,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太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一年多來,海州的蔡州籍將士的家眷陸續到了海州,當然除了秦雋揚。

在這亂世中,海州的平靜顯得彌足珍貴。在這佳節之際,海州的官員除了賞賜有加,秦雋揚還在節府大開筵席予以犒勞。

其他各處的勢力可不是都能象海州這般慶賀佳節的。

“河中鹽案”已經漸漸地發展的不可收拾了。

年初時,河東、河中聯軍沙苑會戰獲勝後並沒有罷休,繼續兵逼長安,向大唐天子“討說法”。大唐天子躲在鳳翔,除了震驚還是震驚,他也隻有震驚的權力。

光啟二年(886)一月底,河東、河中聯軍終於失去了耐心,闖進了長安城,“大索”田令孜餘孽。上次官軍在長安搜查黃巢餘孽,燒壞大半房屋,經過幾年的修整,也不過恢複不到一半,這次的“大索”,長安徹底破敗。

李克用撈的差不多了,回師河中修整,與王重榮共同上表請僖宗車駕還宮,並列數宦官田令孜罪狀,請誅禍首。

朱玫、李昌符吃了大虧,也“懂事”了。恥為田令孜所用,索性與李克用、王重榮合流,也上表請誅田令孜

勢單力孤的田令孜想到了他哥哥西川節度使陳敬瑄。請天子由鳳翔奔興元。幾年的“南征北戰”,光啟天子實在不想再亂竄了。反正落到誰手裏都一樣。這次不肯再聽“阿父”的了。

田令孜率兵劫持光啟天子奔往興元。因事出倉促,皇宮衛士從駕者僅數百人,宰相朝臣皆不知,獨翰林學士承旨杜讓能因在禁宮值班,得消息後步從乘輿,追及於寶雞。第二天,才有孔緯等少數朝官繼至,眾朝士追乘輿者,中途卻被亂兵劫掠。連宗廟器物加上百官的私財衣物,搶了個精光。宰相蕭遘深恨田令孜,便暗中派人去請朱玫、李昌符率兵來救駕。

朱玫、李昌符得報大喜,當即率邠寧、鳳翔軍一路猛追。田令孜挾光啟天子入散關赴興元,神策軍使王建率一部開路。其餘神策軍拒藩鎮追兵,戰鼓之聲聞於行宮,車駕才入散關,朱玫已圍寶雞。朱玫又長驅攻大散關,不克。不過總算搶到了襄王李煴和百官帶回鳳翔。

三月,鳳翔百官蕭遘等皆上書請誅田令孜。光啟天子詔加王重榮應接糧料使,使調奉道穀十五萬斛以濟國用,王重榮上表稱田令孜未誅,不奉詔。

搶到了襄王李煴和百官的邠州節度使朱玫,也不是個讓人省心的東西。四月,朱玫以田令孜在僖宗左右,終難除去為理由,與宰相蕭遘等人商議立襄王李熅監國。

眾官猶疑,商議三日不能決斷。朱玫索性就霸王硬上弓,武力逼迫鳳翔百官奉襄王熅權監軍國事,承製封拜指揮,另遣大臣入蜀迎駕光啟天子。

武夫辦事效率那是沒話說的。第六日,兵部侍郎鄭昌圖寫冊文,李熅扭捏了一下,也就受冊了。朱玫自兼左、右神策十軍使,率百官奉李熅還長安;以鄭昌圖為宰相,主財政。

百官在河中者,以崔安潛為首,上箋於襄王,賀受冊。

田令孜幾次催促他親哥哥西川節度使陳敬瑄來援。可陳敬瑄正在攻打東川節度使高仁厚,實在沒空。田令孜坐不住了,自知不為天下所容,薦楊複恭自代。自除西川監軍使,至成都請尋醫。

楊複恭任左神策軍中尉、觀軍容使,使掌禁兵。早先,楊複恭的弟弟楊複光與王重榮曾同破黃巢,親善有舊誼。於是,楊複恭斥退神策軍中田令孜黨羽,與王重榮通款相好。

手握百官及李熅的朱玫不知道潛流暗湧,依然意氣風發。

五月,朱玫覺得事態發展良好,索性自加侍中任宰相,並大行封拜以拉攏諸藩鎮,遣使宣諭各鎮。

朱玫之心,路人皆知。

諸藩鎮受命者什六、七。一個個不約而同地停下自己手裏的活,派出的細作、使者滿天飛。四處打探朝廷的內幕八卦進行分析。

大勢未定,諸鎮都持籌觀望。隻有淮南節度使高駢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還是得了“仙喻”。赤裸裸地跳了出來,奉箋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