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粗粗地算了一下,要搞死一個民營企業,至少有十三種方法。”史玉柱說。
第一種死法是不正當競爭。“競爭對手如想整你,你在明處,他在暗處,很容易整死一個企業。誣告、打官司等破壞你的聲譽,方法很多。”史玉柱現身說法道,“去年秋天,全國有一半省會城市的人大、政協突然每天都能接到有關腦白金產品的投訴,這導致銷售受阻。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有些競爭對手在每個城市都雇了幾個人,這幾個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寫針對腦白金的投訴信。事情被發現後,投訴信隨即就消失了。”
第二種死法是碰到惡意的“消費者”。史玉柱說他們曾碰到湖北有個人,身體某個地方骨質增生就怨廠家。
第三種死法是媒體的圍剿。也許是對媒體至今還心有餘悸的原因,史玉柱沒有講媒體在巨人當初倒下去時充當了什麼角色,而是舉了銀行的例子:“比如說媒體一旦圍剿銀行,銀行運轉再健康,它說你已經資不抵債了,儲戶隻要去提錢,銀行肯定完蛋。”
第四種死法是對產品的不客觀報道。史玉柱認為,在藥品和保健品領域裏,任何一個產品都不可能100%有效,如果70%至80%有效就比較好了,如果90%有效,產品就稱得上優秀,“如果媒體隻報道10%無效的,產品馬上完蛋。”這是因為,“在中國,說產品不好的時候,老百姓最容易相信。”
史玉柱把第五種死法歸為主管部門把企業搞死。“產品做大了,哪怕有萬分之一的不合格率,被投訴到主管部門,就有可能將整個產品的批文吊銷了。”還有各地主管部門的處罰。據史玉柱講,去年在某市,他們曾被一個工商所毫無理由地罰了50萬元,不繳這50萬就不讓在當地賣產品。所以隻好繳罰款。
第六種死法是法律規定上的彈性。
第七種死法是被騙。“有時候一個企業的資金被騙後會出現現金短缺,甚至整個企業一蹶不振。
第八種死法是紅眼病。史玉柱還懼怕紅眼病的威脅。“紅眼病多謠言就多,有關企業的謠言還算是好的,最怕就是關於產品的謠言,謠言一起,產品馬上就賣不出去了。”
第九種是黑勢力的敲詐。“企業做好了,就可能有黑社會的敲詐,除非是特別大的企業。”
第十種死法是得罪了某一官員,該官員可能利用手中的權力給企業發展製造障礙。
第十一種死法,“得罪了某一刁民也有可能把企業搞死,比如說他在產品中投毒。”
第十二種死法,遭遇造假。“假貨越多,影響銷量是一個方麵,最關鍵是影響聲譽。”據史玉柱說,問題是如何打假。為此史玉柱專門設置了打假隊伍。“在江蘇某地,有一個比較大的造假窩點,家家戶戶造假,去打假沒用的,當地有地方保護。後來,我們請來外地的公安,當場查封價值幾千萬的假產品及造假設備,人贓俱獲。可結果呢,人家當地公安要求把人送回去,送回去就被放掉了,然後繼續造假。”史玉柱無奈地說,“現在,我們見到假貨根本沒辦法,隻好自己買回來。”
第十三種死法,企業家的自身安全問題。史玉柱說他已收到過不少的恐嚇電話,這樣的電話,在他一無所有的時候,從沒有出現過。
除了這十三種死法之外,史玉柱說:“這裏麵還不包括出於企業內部的原因,比如經營不善等。”
2.巨人集團失敗的四個原因
史玉柱剖析了巨人集團失敗的四個原因:
投資的失誤:一個企業最終走入困境很少是操作層麵的原因,最大的失敗或者說對企業損害最大,是它做了不該做的事。做企業就要進行投資,這時,國外企業往往花總投資的百分之幾進行可行性論證。但巨人集團過去的投資過於草率,做了大量自己不該做的事,形成了巨大的“窟窿”,最終導致巨人因資金周轉不靈而陷入停滯狀態。
因此,今後再進行投資時,就重點把握這樣幾個原則:1.投資領域是不是朝陽產業,不是不做。2,對投資行業熟不熟悉,不熟悉不做。3.在新項目中,自己幹部隊伍的特長能不能發揮出來,發揮不出來也不做。4.一旦發現投資失誤的苗頭,當機立斷,損失再大也要砍掉。
資金結構的失誤:一方麵是資金的流動性太差。過去巨人的資金要麼是辦公樓、巨人大廈,要麼就是債權。這樣,一旦出現問題,抗風險能力特別弱。這啟示我們,除了主營業務之外,還持有一些債券、上市公司股權等,這樣變現能力特別強。另一方麵是應收款或者說債權過大。巨人沒有停止,沒有休克時,這部分是資產,一旦出現意外,這部分就變成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