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忙著處理亂兵,根本無法及時追擊。
黑夜大亂中,分兵貿然追擊——還想不想守住珍寶和女人了?
再說,宇文化及更懷疑,追出去的兵,也給逃了。
於是整個夜晚,珍寶和女人,才是宇文化及的重點。
至於逃兵——會逃的兵,肯定不會打仗,留著影響軍心,更是禍患。
打仗的時候,一個逃兵,有可能帶起一片;一片逃兵,有可能帶起一陣;一陣逃兵,有可能帶起一軍。
所以逃兵等於垃圾兵。關鍵時刻不動搖的兵,才是精兵。
巴不得那些意誌不堅、戰鬥力不強,又不忠心聽命的雜碎跑掉。而這些人走的時候,好像並沒有讓自己蒙受多少損失——隻是徐州的老百姓當了冤大頭。
至於丟的那些船——本來就已經丟了。
而從徐州搶得的牛、馬車加起來,隻有2000左右。就算一車,能坐10人。也隻有2萬來人,有得坐。
雖然逃走了許多,宇文化及根本不傷心。以治兵不嚴,砍了幾個小將。算是把事情了結。
竟然根本不打算追擊。
將女人和珍寶堆上車,然後繼續北進。
而同時,李吟龍已經回到江都,第一時間占城自立。
一夜之間,翻身做主人。
驚喜之外,意料之中。
元禮重新領兵,當將軍。
小兵大將一起住進皇宮。
李吟龍成了名義上的主公,睡上了龍床。
不僅有了船,有了兵,還有城、有宮。
如果腦洞大開,直接可以稱王了。
但李吟龍聽說個“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才沒那麼心思,成為“眾矢之的”呢。
否則刺激,宇文化及殺個回馬槍,那就不妙了。
不過內心裏,李吟龍還真希望,宇文化及來個回馬槍。
自己有船有城,占了防守優勢,來個反殺,就能把蕭皇後給救離“苦海”了。
但宇文化及還真不會來這個回馬槍——因為他膽小——和“仙人”作對,小心死的和楊廣一樣,不明不白。
李吟龍當時其實與楊廣是對上了,因為蕭皇後的緣故。誰能一定保證,不是“李大仙”發威,神不知鬼不覺地就收了皇帝的命。
至於楊廣的真正死因——“諾基亞”。則估計宇文化及永遠都懂不了。
一語成讖!
“寧做雞頭,不做牛尾”還真的實現了。
李吟龍發現宇文化及繼續北上。
順手又占了丹陽。兩城一線,當起土霸王——當然是那種不打名號、不做宣傳的低調型。
民船是要還給百姓的,至於龍船,那就改成營業場所了——特級豪華版花船。
李吟龍在這沿江一線的富人圈,本就是已經出過名的。招攬曾經合作過的王媽,充當花船總管。連張生都被提拔做了城官。真是雞犬升天。
甚至連當初花船上的一眾姐妹,也個個當了“船主”。原來她們根本不想北上,早有逃心,由於事先商議過,在徐州一遇良機,便統一行動。竟然全體安全返回。
當然,這筆恩情,最後算下來,還是到李吟龍頭上。沒他組織逃跑,哪會有後邊那些學樣的。
局麵不亂,就不會有“逃出生天”的機會。
這麼一來,李吟龍果然沒去坐牛車,當牛尾——而是成了響當當的大雞頭。
不過,他也深知,從宇文化及手裏,分出來的逃兵——打不了硬仗,除非趕鴨子上架,守守城什麼的,還行。畢竟被逼到絕處,爛兵也會給你拚命。
但指望他們北上爭霸,那就省省吧。
本就是“北上”的大逃兵。
真正立場堅定、行為端正的份子,基本都還留在宇文化及手裏。
並且自己無馬,而南方本就缺這東西。
想北上爭霸——難!
隻能借著優越條件,練好神功先——完全參照楊廣的思路,往下走。
江南美女如織,有城、有錢、有人口,更有妙功——不用浪費——否則又想處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