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我國最著名的燈塔在哪裏(1 / 3)

我國最著名的燈塔是舟山群島的花鳥燈塔,被稱為“東海神燈”。

花鳥燈塔位於島的東北角,高度約87米,建於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曆史。燈塔係磚石結構。沿著塔內螺旋形樓梯至塔頂燈,一座有一人多高的水晶玻璃光學牛眼透鏡平穩地置於水銀槽內,透鏡內徑達1840毫米,按國際上透鏡等級劃分標準列為一等燈。這麼巨大的光學透鏡燈具用手輕輕地推動一下,它竟異常輕巧地在水銀槽內旋轉自如,透鏡的焦點就是燈塔的光源,它是一具3000瓦的氙航燈標,通過光學透鏡的聚光作用形成平行於海麵的強光柱,光強達186萬支燭光,射程有24海裏。由於它的地理位置正處於長江口外三叉口的焦點,所以從上海港出口的船舶經過花鳥燈塔往南可達浙江、福建、廣東、台灣沿海、香港、東南亞、澳大利亞和歐洲、非洲;往北可駛抵連雲港、青島、大連、天津、秦皇島……;往東可直達日本以及經過太平洋至南北美洲各國。

花鳥燈塔是國內外近海和遠洋船舶進出舟山各港口及上海港最重要的導航標誌。

一、著名的錢塘潮是怎樣形成的

錢塘潮舉世聞名。凶猛的潮水像萬馬奔騰;澎湃的潮頭撞擊著海提,浪花飛濺,轟聲如雷。為什麼錢塘潮如此壯觀?

原來,這是由於杭州灣的特殊地形造成的。錢塘江人海的地方叫做杭州灣。杭州灣外寬內狹,出海處寬達100千米,往西到了澉浦附近收縮到20千米左右;再往西到海寧縣鹽定附近,就隻有3千米寬。潮水剛進杭州灣,水麵寬闊,越往西就越受河流兩岸地形的約束,潮水不能展寬,隻好湧積起來,潮頭愈來愈高,猶如一道直立的水牆,向西推進。同時,由於潮流的作用,把長江瀉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斷地帶到杭州灣來,在錢塘江口內逐漸形成體積龐大的、好像門坎一樣的“河口沙坎”。當海水頂推著江水向錢塘江口內湧的時候,沙坎擋住了潮頭,就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的壯觀景象。

1.海水為什麼到了0℃還不會結冰

在嚴寒的冬天,你把一小罐清水和一小罐鹽水同時放在窗外,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那罐清水結冰了,而鹽水卻沒有結冰。

海水中含釕的鹽分很多,所以到了0℃它還不會結冰。

海水結冰時的臨界溫度是海水的冰點。海水的冰點是隨海水的鹽度的改變而改變。如海水鹽度在5‰時,其冰點為-0.27℃;海水鹽度在20‰時,其冰點為-1.07℃。

2.為什麼冰能浮在海麵上

在南極圈和北極圈裏,可以看到一座座浮在海麵上的冰山。冰為什麼能浮在水麵上呢?

原來水有個怪異的特性,跟別的東西不一樣。別的東西都是溫度越低,體積縮得越小。水在4℃以上的時候,也是溫度越低,體積縮得越小。但到了4℃以下卻反過來,到了結成冰的時候,它的體積大約要脹大1/10。

一樣東西的體積脹得越大,比重就越小;體積縮得越小,比重就越大。水結成了冰,體積脹大了1/10左右,所以冰的比重是0.9克/立方厘米,它當然是浮在水麵上了。

3.人躺在紅海水麵上為什麼沉不下去

即使不會遊泳的人,也可以躺在紅海水麵上而不會沉下去。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紅海的含鹽度高達41‰~42‰,居世界大海之首。

在大海遊過泳的人都知道,在海水裏比在河水裏身體容易浮起來。這是因為海水裏含著許多鹽,它的比重比淡水要大一些。人的身體在海水裏受到的浮力,要比在淡水裏受到的大。所以人隻要稍微使使勁,就可以使身體浮起來。在紅海,因為水裏含的鹽更多,比重更大,所以人的身體隻要有一大半沒在水麵下,所得到的浮力就等於全身的重量,人就會被托住。

紅海所以含鹽量高,是因為這裏地處熱帶、亞熱帶區,氣溫高,海水蒸發量大,而且降水較少(年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另外,紅海兩岸沒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島及水下岩嶺,大洋裏稍淡的海水難以進來,紅海中較鹹的海水又難以出去。科學家還發現,在紅海深處有幾處大麵積的“熱洞”,大量岩漿沿著地殼的裂隙湧到海底。巧漿加熱了周圍的岩石和海水,使海水加速蒸發,鹽的濃度變得愈來愈高。因此,紅海的水就比其他地方的海水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