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機甲發展史(1 / 2)

細數機甲的發展史,不得不提聯邦的兩個偉大的推動者。首推晶體動力電池發明者、土星科技的創始人趙晟博士。

晶礦在被人類發現後,立即就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穩定性而備受人類青睞,尤其是在人類進入星際大航海時代後,在攻克了晶礦深加工提純和能量轉換技術後,完美解決了星際艦船的能源供給難題。另外,晶礦在聯邦各星係儲量豐富,目前正成為推動星際貿易、人類開拓版圖的關鍵。

但晶礦也有它的缺點,比如其主要能量物質——晶體的能量密度高,但其本身無法穩定轉化為現代能源比如電能、熱能等直接使用,需要進行能量的轉化,而現有的能量轉化裝置外形龐大,放在星際艦船或陸地工廠等空間充裕的部位沒什麼影響,但在推進小型化機械設備使用晶體上卻是比較大的缺點。一直以來,聯邦科學家和技術人員致力於晶體能量轉化裝置小型化上麵,但進展不大,這也導致了晶礦進入日常生產生活和小型武器裝備上麵停滯不前。這個問題,到了趙晟博士終於得到解決。

趙晟博士改變了研究思路,經過多次研究實驗,終於在高純度晶晶體和凝聚態膠體方向上取得突破,研製成功凝聚態晶體膠體動力電池,命名麒麟。麒麟動力電池的研製成功,直接推動了小型化機械裝置的蓬勃發展,比如機甲!

在麒麟動力電池發布之前,聯邦軍隊的機甲雖然已經服役二十多年,但限於動力係統,機甲性能較弱,在整個作戰體係內主要提供火力支援、物資搬運,屬於笨傻大的支援保障定位,聯邦三大軍團並未大規模列裝。麒麟發布後,聯邦軍隊的機甲開始突飛猛進的發展,聯邦軍隊的作戰理念也發生極大改變,甚至直接影響到了聯邦與帝國戰爭的走向。這就要提到機甲發展的第二個推動者:聯邦共和國軍神——白寧武!

要說在聯邦共和國,你或許不知道現在的總統是誰,但你絕不會不知道白寧武是哪位。他是聯邦共和國家喻戶曉的軍神、拯救聯邦於危難之間的名將!“聯邦人天生固有尚武精神,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固有侵略特質,而是聯邦人無論在生存發展、開疆拓土的過程中,敢於和任何不公平的、阻擋我們腳步的敵人戰鬥到底”,軍神的這句囂張霸氣的名言,掛在每一個聯邦學校的教室裏麵,印在各大學校園的牆壁之上,軍神之名可見一斑。

軍神之名,起於行伍。聯邦與帝國第二次望山戰役,起因歸根結底在於帝國機甲取得突破。

趙晟博士研發成功晶體動力電池後,聯邦將之很快運用到了日常生產生活中,給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技術,永遠是先在軍事上被利用至最大化,聯邦政府第一代機甲研製成功後,投放前線後得到官兵不錯的反響,在與帝國的小規模衝突中頗有建樹。

帝國在耗費大力氣得到了一架報廢的聯邦機甲後,立即組織逆向研究,終於在四年後完成晶體電池的突破,並研製成功其第一代機甲“花蜘蛛”,軍事力量與作戰理念第一次實現對聯邦共和國的追趕和超越。“花蜘蛛”列裝後,在帝國少壯派的支持下,宇宙曆2982年,帝國以一次閃電偷襲行動拉開了雙方第二次望山戰役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