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千古第一刺客(2 / 3)

將、桓二人心照不宣的對視一眼。

太子自語道:“不知此人現在何處?哦,對了,問一下姐姐,她肯定知曉。”

燕王、王後坐在寢宮暖閣,召見了荊軻,荊軻行了大禮。燕王非常賞識他的為人,並以上賓的禮節命人為他賜坐。

荊軻席地而坐。

燕王感慨道:“少俠,昔日一別已數年,可歎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寡人的身體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王後撫慰道:“王上千秋正盛,如日中天,何以說這樣喪氣的話。”

燕王豁達一笑,道:“王後不必緊張,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律,如花開花謝,一年四季,由盛而衰,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荊軻作揖道:“王上的境界超凡脫俗,似乎參悟到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王後道:“少俠真是博學多識,王上信奉的便是老莊哲學。”

“原來如此。”荊軻點頭。

燕王傾了傾身子,言歸正傳道:“少俠,今日前來麵見寡人,可有事否?”

荊軻略有點緊張,尷尬的笑了笑,直起身,拱手道:“在下冒昧前來,打攪了王上和王後,隻是,有個不請之請,希望王上和王後能成全。”

燕王和王後聞言頗感意外,互相對視了一眼。

“少俠請講,看寡人能否辦得到。”

荊軻鼓起勇氣,說道:“王上,昔日您賜我的禮物,我需要時可隨時過來取,您是否還記得?”

燕王大笑了幾聲,道:“寡人還不至於如此糊塗,當然記得。來人。”燕王命人去取。

荊軻搶先說道:“王上,您誤會了,在下不是來取這份厚禮……”

燕王聽得有些糊塗了,訝然道:“閣下這是何意?”

荊軻囁嚅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說道:“在下想……想用這份厚禮做為……做為聘禮……”常言道: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荊軻是個俠客,讓他“毛遂自薦”,為自己說媒,確實有點不符合常理。可是,他的家人遠在千裏之外,兵荒馬亂的年代,來來回回他有些不放心,所以自告奮勇前來下聘禮。但關鍵時刻,他突然噎住了,額頭上直冒冷汗,就是不好意思說出接下來的話。

情急之下,一直躲在屏風後麵偷聽他們說話的長公主猛然走了出來,扯著荊軻的衣角,示意他一起跪下,然後接話道:“父王,母後,當年您將我賜婚給阿非,今天我們來兌現諾言,兒臣要嫁給荊軻。”

荊軻道:“望王上,王後成全我倆。”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坐在暖閣中央的燕王,王後,冷不丁的大吃了一驚,這事太富有戲劇性了。當年將公主賜婚給他,他果斷拒絕。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為何過了幾年之後,他突然來提親了;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

燕王睜大雙眼,指著跪在底下的兩個年輕人,沉聲道:\"你們,你們這是在開什麼玩笑!婚姻大事豈是兒戲。寡人記得你是有未婚妻的,當年你因此拒絕寡人的好意,今日為何又來提親?如此反複無常,豈不是讓人傳為笑柄。”燕王狠狠瞪了一眼荊軻,幾乎要動怒。

“父王……”姬月用哀求的目光看著燕王,她很了解自己的父王,他沉下臉來,便離雷霆之怒不遠了。

“你別說話……”燕王喝道,眼神卻像刀割一樣注視著荊軻。

把話說開後,荊軻反而沉著冷靜了,道:“當初我拒絕王上的好意,的確是在下有個未婚妻,可是,回去不久,韓國滅亡,魏國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魏王聽信讒言,利用美女和珠寶去討好嬴政,免受秦軍的攻擊。在下的未婚妻頗有幾分姿色,因此被魏王選中,第二天要送往鹹陽宮,在下拚死去救她,結果害她自盡在家中。當時現場非常危險,若不是長公主挺身而出,恐怕我今天也不可能跪在這裏。從那時起,我和長公主開始相愛。這些年,我東奔西走,她為我吃了很多苦,我倆始終不離不棄,所以,我要用我一輩子的愛來回報她!”

姬月早已淚流滿麵,哭成了淚人兒,荊軻所言句句屬實。

燕王和王後聽完荊軻的一番真情告白後,也是感慨萬千,心有所動。

老燕王溫和的說道:“你們先起來吧。”

“謝父王。”

“謝王上。”

兩人淺淺一笑,心有靈犀,雨過天晴,似乎看到了前方的曙光。

老燕王雙手撐著膝蓋從禦榻上站了起來,走到姬月麵前,慈愛的輕拭她眼角的淚光,歎道:“孩子,這幾年讓你受苦了。寡人多疾,太子去秦國做人質,國中大事都由你在操持,現在太子回來了,你就不用那麼操心了。父王不知賞賜你什麼好,生活上你什麼都不缺,所以,父王決定……”他走到荊軻麵前,一臉風霜,卻不怒自威,“荊少俠,寡人知你重情重義,頂天立地,是個男子漢。本王隻有月兒這一個公主,她雖生在帝王家,從小聽話懂事,又知書達禮,乃寡人的掌上明珠,今天,本王將她交給你,希望你好好愛她,疼她,不要辜負了寡人的信任。”

荊軻躬身行禮道:“鄙人謹遵王上的教誨,大恩大德莫齒難忘。在下與公主情真意切,同甘共苦過,也同生共死過,絕不會做傷害她的事情,望王上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