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鄉的那天,姚振記得特別的清楚,12月14日,姚振將自己這半年做臨工攢下的2塊錢,逐票疊好,塞在了鞋墊裏,拎上不多的行李,看著空蕩的客廳,滿是失落的跟上下鄉的大部隊。
姚振所下鄉的地方叫永安縣,坐落於川省盆地偏南區域,地處複雜,丘陵地形摻雜著山區。永安縣因為地勢原因,當地經濟落後、信息嚴重閉塞,當地百姓生活的困苦,這也是每年知青下鄉的重點幫扶縣。
到了永安縣的縣城,看著灰撲撲的大街,姚振內心些許掙紮,不知道自己這賭氣的舉動,能否讓姚父和姚母改變想法。
一行人到了縣委大院,看到院裏等候眾人多時的縣長和各鄉的村長,大夥一改先前的疲憊,可還沒等到大夥上前打招呼,縣長神情懨懨,指著推著雞公車和板車的各村村長,以抓鬮的形式,草草的確定了下鄉的名單。
這已經是自1956以來,第二十批下鄉青年了,縣裏人早見怪不怪了。
姚振一行四人,抽簽去到的弋江鄉最東邊的萬寧村,萬寧村被丘陵包圍,除了交通不便這個缺點外,村裏人家窮了些,姚振一時也找不出其他的缺點了,畢竟在這寒冬臘月裏,這山裏的野菜,也足夠這群知青果腹度日,就憑果腹的優點,足以覆蓋住前麵的兩點不足。
姚振很滿意自己的知青生活,這裏的一切,在姚振看來,都比城裏強。不用看大嫂的臉色過日子,也不用上著12個小時的夜班活,回到家卻連口冷飯冷菜都沒得吃,更不用被自己的大哥剝削。
隻有在沒活幹或者睡不著的時候,腦海裏自動浮現出在城裏的一幕幕學習、工作的景象,會感到無力,迫切的想抓住在農村的一切機會,靠著高工分的表現,獲得來年工農兵大學的推薦名額,早日回城,證明給姚父姚母看,他姚振才不是無所事事的存在。
誰知,來年的4月春耕,給了姚振狠狠的一擊,徹底的衝垮了姚振的心房。
考慮到這批知青貓冬才來,錯過了秋收時間,加之播種小麥時,也沒有刻意的安排,這次水稻的種植,村長等人也有意的鍛煉這批新到的知青,便從最基礎的育苗開始教學,再到後麵的犁地、插秧、灌水、施有機肥……
一連半個月轉軸下來,午夜夢回時分,姚振都恨不得一走了之,縣裏的臨時工再怎麼累,可都有機器替代,可這裏的活,全憑人力頂上。夢醒,終究理智戰勝了情緒,為了6月的工農兵大學推薦名額,姚振也不敢逃。
原以為,這春耕自己那賣力的表現,工分肯定穩居榜首,可看著月底掛出的工分數據,居然還不如村裏的婦女,姚振搖了搖頭,滿是無力的朝知青點走去。心裏的信念陡然間坍塌,回城的希望徹底無望。
“姚振,醒醒。”
同屋知青見姚振到點了還不醒,推了推姚振的胳膊。
姚振難受的朝裏縮了縮,半天說不出一個字。
“姚振發燒了!”
“先給姚振敷個毛巾,抓緊去上工,否則等下遲到扣工分就不好了。姚振,你先好好躺著,我們去給你請假。”
姚振意識一片模糊,聽不到耳旁之人說出的話,無意識的哼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