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下之勢(2 / 2)

張角此人,钜鹿人氏,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的創始人。傳說張角早年信奉黃老學說,對讖緯之學也深有研究,對民間醫術

、巫術也很熟悉。建寧年間,他帶著兩個弟弟張寶、張梁,首先在災情特別嚴重的翼州一帶開始傳教。靈帝熹平年間他在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弟子、吸收徒眾的基礎上,創立了太平道。張角自稱“大賢良師”,以傳布太平道為名,利用行醫治病為手段,在民間秘密進行組織起義的活動。張角繼續擴大組織的範圍,派遣八名弟子,分別到各地進行傳道。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參加太平道的人越來越多,遍及青、徐、幽、冀、兗、豫、荊、揚八個州,入道群眾達幾十萬人之多。為了將分散在各地的力量組織起來,他們把人道群眾編為三十六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立一“渠帥”,由張角統一指揮。

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楊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但預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唐周告密,馬元義被捕身亡,張角派人飛告各方提前起義。於是三十六方一時俱起,眾達數十萬人。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漢靈帝慌忙於三月戊申日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又自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此時皇甫嵩上諫要求解除黨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漢靈帝接納提案,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錄用。另一方麵,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雋各領一軍,控製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穎川一帶的黃巾軍,朱雋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帶同鄉裏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發與朱雋軍連軍。

庚子日,張曼成攻殺南陽郡守褚貢,響應張角。四月,朱雋軍被黃巾軍波才所敗而撤退,皇甫嵩唯有與他一起進駐長社防守,被波才率大軍圍城,漢軍人少,士氣低落。又汝南黃巾軍在邵陵打敗太守趙謙,廣陽黃巾軍殺死幽州刺史郭勳及太守劉衛。五月,京師見皇甫嵩被圍,派曹操率軍救援。不過援軍未到時,皇甫嵩已心生一計,在傍晚時份吹起大風,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黃巾軍營寨周圍的雜草,用火攻大破敵人,大呼進攻,城上亦舉出火把響應,皇甫嵩以鼓助戰,衝入敵陣,黃巾軍大亂,四處奔走。又遇上曹操的援軍,被皇甫嵩、朱雋和曹操三麵夾擊,斬殺數萬人,漢軍大勝。

另一方麵,在西南巴郡,同樣宗教形式的五鬥米道發動起義叛變,“五鬥米師”張修攻打郡縣,此刻漢靈帝已陷入焦頭爛額的境地,無暇再去重視蜀地的局勢,這樣一來,地方豪強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以致演變成後來地主軍閥割據的局麵,當然這是後話了。

一時之間,天下狼煙,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亂世,從一開始或許就已注定。

咱們遭雷劈死的淩羽同學,也就降生在這富有傳奇色彩的亂世之中。這一年是黃巾之亂爆發前十二年,會稽郡一戶葉姓人家出生了一個男孩,傳說孩子本來難產,突然天降一道黃光,隱入那戶人家,隨即葉家的二公子就降生人世了。奇怪的是那男嬰剛出生卻不會哭泣,當時嚇傻了一家人,以為孩子有什麼毛病,更令人稀奇的事,這孩子不哭反而笑,而且是笑得感覺怎麼那麼邪啊……

這重生的有點俗套了,還好,咱們的淩羽同學不知道情節,這會他意識還沒覺醒呢。想出頭?跟著咱們的劇情慢慢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