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薊城大營之殤(1 / 2)

燕國屬於老牌諸侯國之一,說起燕國的創始人,估計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那就是周的開國君主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之弟召公奭。古代燕國的疆域大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一帶,北抵遼東,朝鮮半島。燕國自進入戰國時代後國際位置是比較尷尬的,一方麵自己是老牌諸侯國,在血脈上是名正言順;但在“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戰國時代,本身實力卻是戰國七雄中排在靠後的位置的。如果說燕國曾有過輝煌,那麼最輝煌的時期就是三十年前樂毅連下齊國七十餘城,把齊國打得隻剩下即墨和莒兩座城了。不過隨著田單利用反間計讓燕惠王和樂毅生隙,樂毅出走趙國。齊國便抓住這次機會,一鼓作氣收複失地,導致了齊燕兩弱,直至今天。

雲瀾和趙霽當晚便被招兵的人抓到了薊城大營,雲瀾身上並沒有什麼財貨,隻有一把從秦皇陵隨他一起過來的劍,他和趙霽隻帶了換洗的衣物,都是趙霽母親給準備的。倆人先是被集中到城門外,雲瀾發現陸陸續續大約有一千餘人,等到人數集合得差不多的時候,便由一名騎在馬上的軍官和一群士兵將他們押送過去。期間雲瀾曾和趙霽商量著是否能逃跑,不過看到隊末有些人想趁押送士兵不注意時開溜,然後被抓回,打得皮開肉綻時,他們基本斷絕了這方麵的想法。

薊城大營的位置離薊城大概幾十公裏的樣子,雲瀾不能確定具體方位,但到達的時候是在一座山上,而且是在懸崖峭壁的頂部。進入中門就是一個很大的訓練場,正中間就是主將台,而東側是由烽火台,營房連成,南北走向,分低,中,高三層,全部由青石砌成。粗略估計營房大概有100多間,房屋前後各有通道,通道外麵是城牆,也許是防範入侵,也許是防範士兵逃跑。而西側則是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懸崖,雲瀾皺著眉心想,難道遇到不聽話的士兵就直接把他們扔下去?

他們一群人被押送到訓練場的中心位置,這是主將台上出現一個身著鎧甲,身高超過185的壯漢。因為身處夜色中,而兩邊的火把不太明亮,又因為站的距離較遠,所以看不怎麼清楚台上人的樣貌,隻能感覺到他應該是一個很魁梧的絡腮大漢。“咳咳!”台上人清了清嗓子“本官乃軍司馬刑不佞,從今日起,你們就是燕國的士兵,我王初登大位,欲殺趙虜以報先王一箭之仇,爾等聽好,明日卯時點卯,若是有缺到著,下場跟他們一樣!”說完,便用手上的皮鞭向轅門高處指去。眾人循著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在黑暗中,可以隱約看到轅門之上吊著一排人頭,有如幹屍一般的,也有剛掛上去不久的,不過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每個人頭都透露著一股猙獰的表情。雲瀾一看完,突然感覺胃裏翻江倒海,“哇”地一聲吐了出來。這種場景自己以前隻在電影裏看過,現實中誰曾看過這麼血腥的東西。趙霽立馬扶住雲瀾,輕撫著他的背,關切地問道:“瀾兄,你沒事吧。”雲瀾搖了搖頭,說道:“霽弟,我從沒見過這種東西,實在是......實在是太惡心了。”說完,又扭過頭,哇哇地吐了起來。趙霽歎了口氣,說:“瀾兄竟然從未見過這些,實乃幸事,可見雲兄家鄉少兵禍,而我們早就習以為常,當年秦趙長平之戰,屍橫遍野,幾百裏遠都能聞到屍體的惡臭,那才是真正的慘不忍睹。”說著說著,趙霽又漸漸低下了頭,不再言語。雲瀾似乎發現了趙霽細微的變化,知道勾起了他的傷心往事,也默默然起來。軍司馬刑不佞依舊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說著:“不過你們也不用怕!我大燕向來是以仁義治國,隻要爾等遵守命令,聽從指揮,小命就保得住,聽明白了嗎!?”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起點了點頭。

晚上他們這些被抓壯丁抓過來的一起下分到了各個營房,所幸的是趙霽和雲瀾分到了一起,這個營房原先就已經有八個人了,裏麵有一個什長和另外七個士兵,加上趙霽和雲瀾倆人使得這個房間的人員配置都到齊了。雲瀾粗略地掃了一樣,房間很小很擁擠,所有人的床都是連在一起的,毫無私密可言,唯一的一張桌子上擺放著一盞桐油燈,火苗若明若暗地跳動著。這裏麵不僅有滿頭白發的老叟,還有未及冠的少年,而領頭的那個應該是一個什長,這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嘴裏叼著一根狗尾巴草,一身殘破的戎裝,戲謔地看著他們。雲瀾想著為什麼這裏的士兵都要穿皮質的戎裝而不穿鎧甲,不過很快反應過來,畢竟像北方麅子那些動物比較多而普遍缺少鐵礦,所以用動物毛皮製成皮鎧既能減少從其他國家購買鐵礦的錢,又能夠增加機動力,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不適合在平原上發生大規模的大戰,因為平原上戰鬥大多以騎兵進行第一輪衝鋒,估計燕軍第一輪衝鋒都頂不住就得潰敗,所以也失去了追鹿中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