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幹就幹,說走就走。
陸揚叫來徐雲曼,讓她把焦星宇拿來的五十多份檔案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在最短時間裏完成調動手續。然後就和宋雲超、焦星宇去後麵的動力設計室。
動力設備是整艘潛艇的關鍵,隻有它的尺寸、布局確定後,潛艇的整體形狀和尺寸才能配套開始。因此,陸揚在這方麵投入的精力最多,而且現在這個設計室的人員也是最多,達到了三百多人。因為交錯項目還沒有展開,這這個人數還是暫時的。如果人員到齊的話,動力係統設計室將要達到一千六百人。而且這還是主體設計人員的人數,一些配套的組件、生產工藝設計和測試技術人員並不在這裏,都在配套單位裏,如果加上這些人,僅僅一個動力係統要調動的工程師級別的技術人員不會少於兩萬人!
現在聚集的三百多人是係統設計的主幹,他們分為理論計算、仿真分析、主體設計、設備配套等二十八個小組,因為工作量的原因,理論計算和仿真組的人最多,每組都達到了四十幾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算法編程方麵的數學和計算機專家。
在動力設計室聚集了發動機、等離子體化、水液氣體燃燒、機械壓力容器、模擬算法等方麵的專家五十多人。宋雲超正在做詳細的介紹:
“……新係統的設計是以陸總的設計思想為基礎,借鑒美國鰩式潛艇噴流發動機的設計圖紙進行的。首先是引流部分,按照沙丘渦輪機的原理,根絕氣液介質不同,燃燒值的不同,加上要保證102萬軸馬力輸出等方麵的數據,進行粗略計算得到如下的結果:一,采用側向引流和腹部引流兩種引流途徑。為了防止和減少運動方向紊流現象的產生,引流口模擬魚鰓式多進口設計。大家請看流向仿真計算模型……”
仿真計算是一項非常複雜的計算,首先要求建立逼真的數學分析模型,這不僅需要極高深的分析數學基礎,而且還要對實際環境和機械係統參數非常了解。一般地,都會分成幾個步驟進行。首先把複雜的工礦分解成若幹個簡單的影響元素,建立子係統因素模型,研究清楚其運動規律後,在兩兩結合在一起,逐漸增加更多的影響因子,研究其運動規律……,直到整個係統全部影響因素綜合起來為止。
這個過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非常複雜。而且越往後進行,計算的難度和數量度就越大,不僅考驗算法設置的科學性,還對硬件設備(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要求極高。類似一個大型的項目計算,往往沒有十天八天的計算是完不成的。但是,有時為了加快原理的仿真計算,會忽略很多次要因素,隻對主要流體進行計算和模擬,在超大型計算機的幫助下,也不會需要很多時間。
宋雲超介紹的這個係統仿真計算肯定是忽略了很多因素得出來,陸揚知道他們這麼做是要驗證沙丘穩定器的可行性。
而且,在聽到魚鰓式進水係統時,他的眼前不由得一亮,這是一個最新的概念,肯定是大家討論出來的結果。
他聽得很認真,而且還不時地用紙筆在本子上記錄、塗畫著他想到的要點和疑惑的地方。但是他沒有插話,即使有的地方聽得不是很清楚,他也沒有插話。因為他不能打斷宋雲超的思路,思路一被打斷,那就會給宋雲超的係統介紹帶來很大的麻煩。
半小時後,宋雲超介紹完了。
這個時候,陸揚在腦子裏開始把聽到的東西,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快速串聯了一邊,然後在思維中建立起一個立體的空間模型,按照自己的計算和感知,快速地分析驗證起來。同時,他的耳朵也不休息,在聽大家的討論。
陸揚可以一心幾用,而且運算能力和推演能力極強,往往很複雜的數據經過他的大腦一奇妙的方式過濾後,即刻就得到了結果。雖然這種結果不可能像計算機那樣精確到小數點後麵多少多少位,而是一個定性地計算結果。
“宋老師,你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魚鰓式理論?我覺得這個設計是對大流體理論的補充,看似不起眼,但對整個艦體運動的穩定性都非常有幫助。而且,海水化整為零後,可減少氣化時間、減少等離子體的時間,減少係統響應時間,除此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大大地降低了生產製作的成本,降低了加工的難度,簡直是太偉大了!宋老師,請問這是哪一位老師提出來的?”
陸揚簡直很興奮,他設計完整係統時不可能考慮的非常周全,而“魚鰓式”引流方式就是對自己設計的一項非常好的補充。
他期望地看著大家,他真想謝謝這位能提出如此先進理論的專家。同時,在他心裏,不禁感歎道:“我們中國人就是聰明!隻要發動群眾,集思廣益,沒有辦不到、做不好的事情!”
——————
PS:答應大家的一萬字更新完成了!謝謝大家支持!
戰事即將拉開序幕,陸洋的事業又有嶄新的篇章,請大家關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