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求學生涯裏見到的最厲害的學霸、學神很大可能程度上也隻是站在這棵象征著真理的樹下,籠統的學習一下係統的知識,而不是選擇爬上樹枝,開啟尋求真理的征程。

在現代我們叫這些踏上征程的人——學者,或者說你小學作文裏寫的,你想成為的科學家。

當然江硯其實更願意用一個極具中式浪漫氣息的詞去形容他們——求道者。

他想起高中時看過大劉的一篇小說,它的內容大概可以這樣去概括。

“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愛因斯坦赤道即將啟動探尋宇宙大一統模型的時刻,宇宙的排險者出現了,並把愛因斯坦赤道蒸發了!他在告訴科學家們大一統模型的證明會帶來宇宙的毀滅後卻因為“知識密封準則”沒有說出大一統模型!

於是科學家們便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把宇宙的終極奧秘告訴他們,然後毀滅他們!

排險者答應了!並且在沙漠上製造了一個“真理祭壇”,科學家們在上麵得到自己要知道的真理,然後就被毀滅……”

他當時不能理解,但是他記住了那篇小說的名字——《朝聞道》!

這實在是一個天才的標題,給了年少的他一種莫名的震撼,他感受到了一種偉大的氣魄!

故事裏的科學家們用生命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朝聞道,夕死可矣!

他覺得他尋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在曆經一年的摧殘後他毅然辭去了這份薪水平平的工作,回到了湘南老家——一座小縣城裏。

幸運的是當他如一隻人生敗犬灰溜溜地滾回老家時,父母給予了他最後的包容,在這個熟悉的土地上他感受到了久違的放鬆……

那是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寧靜。

青年在床上沉沉地睡著,房間書桌上擺放著一篇臨摹的詩詞,上麵寫著: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萬裏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沉重的暮色在破曉的雞鳴中褪去,初升的朝陽散發出無盡的光與熱,時間悄然流逝,終於,一束光穿過厚重窗簾的阻礙,跨越遙遠的距離打在了某位青年枕旁的一本書上。

書上精美的插圖在光下熠熠生輝,依稀可以看見四個字的書名。

“哢嚓”,房間裏罷工數年的時鍾開始“滴答滴答”工作起來,當然,命運的齒輪也從此刻開始轉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