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之後,麵對諸多媒體,知名編劇·路燈吊繩常駐戶,銀河集團的創始人江硯總會回想起,他大學畢業後那個炎熱、迷茫又遙遠的下午。”
星城,曆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有馬王堆漢墓、四羊方尊、三國吳簡、嶽麓書院、銅官窯等曆史遺跡。凝練出“經世致用、兼收並蓄”的湖湘文化。
作為湘省的省會,星城有著“湘南大學”、“湘南師範大學”、“中湘大學”等數所高校。
而這些高校都與江硯沒有關係,他畢業於西夏省朔方民族大學,一所普普通通的本科院校,就讀的是一門叫做測控儀器與技術的工科專業。
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專業。
與隻要求背誦記憶的文科相比,理工科專業在學習中無疑需要讓學生付出更多的精力與腦細胞。
而每一位邁入大學的理工科新生都能確切感受到,你所學習的每一本專業書與高中數學物理比起來都是抽象數倍,學明白學通在那短短的學時裏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然,若隻是混個六十分不掛科還是隻需要付出一些精力認真學一段時間即可。
在這些抽象的專業書裏,苦中作樂的工科生評出了所謂的四大天書:《化工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製原理》。
當然還有土木老哥學的各種力學,電氣老哥們的《電機學》、《工程電磁場》等等,難度也是非常大。
至於工科必學的四本數學書:高數上下兩冊、線性代數、概率論與上述書籍的難度相比起來就隻能灑灑水了。
然而學習了這麼多知識的江硯,懵懂的來到校招上才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在工科學習這方麵,深度大於廣度。
出於畢業季對於工作的焦慮,他最終選擇了一份月薪四千的工作,渾渾噩噩的開始了自己社畜人生。
他顯然是早該清楚的,這個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前沿科技,距離普通人,大學生甚至是部分研究生都非常遠。
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說“科技三定律”:“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生物”、“物理”、“化學”已經作為主幹衍生出無數分支,而當某一位科學家在一個稍微顯眼的分支裏探索,摘得了一顆青澀的果實,那麼這項成果極有可能就是世界性的,顛覆性的,跨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