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聯合培養(2 / 2)

塔琳托婭是蒙古族女孩,熱情奔放,性格開朗,她覺得去哪兒都行,反正比悶在學校裏強。她笑著說道:“不用這麼消沉嘛!我查過資料了,馬六甲大學別看綜合實力在世界上排不上號,但它的生物化學院是全球算是頂級的,院長龍煥新不僅是世界基因協會的會長,而且在基因技術方麵是毫無爭議的前沿專家,馬六甲大學又有著完善的生化實驗室,不見得科研條件就比耶魯大學差啊!”

吳求恩對塔琳托婭說的這些毫無興趣,他隻想去那些老牌頂尖大學,對塔琳托婭說道:“小丫,你就不要給這種爛學校貼金了,就是有再多專家,也是個爛學校!”

吳求恩和塔琳托婭雖說是沈春的碩士生,但平時都是馬一飛帶著,因為沈春幾乎不在學校裏,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全國各地跑項目,拓展他的商業版圖,連給博士生上課,也都是以網絡授課為主。而且他至少得有七八年沒做科研了,基本上是讓博士生帶碩士生搞研究。

也就是說,吳求恩和塔琳托婭碩士入學兩年來,都是由馬一飛帶著做科研。他們和馬一飛的感情,那是遠遠超過沈春的。甚至在吳求恩內心裏,壓根不認這個導師,私下裏提及導師,都是直呼其名。

吳求恩是北開大學本碩博連讀生,他的目標是博士畢業後成國家傑出青年、然後一步步成長為兩院院士,國際專家。所以在科研上,他很有追求而且非常努力。沒想到來到沈春團隊後,發現這個導師心思壓根不在科研上,一天到晚都在忙他的生意。因此,內心對沈春意見很大。要不是師兄馬一飛這兩年帶著他寫寫論文,申報課題,出了些成果,稍許有些安慰,不然他早就申請換導師了。

而塔琳托婭則對科研沒多大熱情,經過兩年碩士階段的學習,她已經發現自己的性格並不適合幹這個。她厭倦那種成天到晚悶在實驗室、枯燥乏味的生活,她喜歡自由,無拘無束。

所以塔琳托婭對這個消息的反應並沒有像吳求恩那麼激動。

馬一飛則越想越覺得此事不太對勁,不管去哪裏進行聯合培養,研究方向總得一致或者相近吧?雖說馬六甲大學生化學院確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可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龍煥新團隊壓根不在一個領域。他說道:“你倆查資料沒?龍煥新是做基因工程的!而我們做的是發育生物學,雖說二者有些重合的地方,但這完全不在一個領域啊!”

吳求恩聽馬一飛這麼一說,頓時更來氣了,說道:“所以說沈春這完全就是瞎搞!我是不去了,這簡直就是拿我們的科研前途搞人情世故嘛?!”

塔琳托婭說:“看最新的研究成果,龍煥新團隊更偏重基因重組,而我們更偏重遺傳機製,這確實不在一個領域。怎麼合作出成果?”

原本就一副無所謂心態的塔琳托婭都覺得此事有些不對勁了,“崔師兄,你意思是導師讓我們過去送人情?我們有什麼人情可送的?”

吳求恩:“誰知道呢!反正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沈春就不是什麼好人!”

塔琳托婭趕緊噓了一聲,示意他說話小聲點,萬一被別人聽到傳到沈春耳朵裏,會惹麻煩的。

她看了看四周,這個時間來吃飯的人不多,並無其他認識的人,說道:“咱們說話小聲點,這裏離導師家很近,萬一被他鄰居朋友什麼的聽到了,也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