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溫州大學(1999—2003)(1 / 1)

溫州,一直被人們譽為“數學家之鄉”。正是這方土地培養了穀超豪在數學上的卓越成就。為了回報家鄉,他在擔任了複旦大學副校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後,欣然接受溫州大學校長一職;為了回報家鄉,他把海內知名的數學教授引進溫州大學;為了家鄉,他在聯合辦學審批過程中不遺餘力;為了回報家鄉,他用自己的年薪在溫州大學設立了獎學金……

現在的溫州大學黨委宣傳部的同誌們說起穀超豪先生籌建新溫州大學時的情景,依然很感動。穀超豪是乘火車到溫州的,車子剛開入青田,他便起身站在窗邊眺望。看著家鄉的山山水水,看著家鄉的巨大變化,他的眼淚模糊了雙眼,他要親眼看到家鄉的每一處景色,用心記下家鄉的每一個改變,到青田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穀超豪就這樣一直站著、看著、記著。

2001年,穀超豪在參觀蘇步青老師的舊居時寫過三首懷念溫州的七言絕句——難忘家鄉山和水,清新俊逸見崢嶸。世人都說萊茵美,隻緣未到甌越東。

地靈豈能無人傑,謝蘇二老最光榮。百歲華年千秋業,設局構圖味無窮。

溫州竟成數學鄉,蘇詩砥柱立中流。百折不撓勤創業,春風教化沐神州。家鄉山清水秀,家鄉人傑地靈,這裏是數學之鄉,這裏也是溫州人的創業之鄉。穀超豪對溫州有著剪不斷的鄉情,他的詩歌也傳達出了他對家鄉深沉的愛。

1999年,穀超豪出任溫州大學校長。他情注桑梓,心係教育,為推進溫州高等教育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他的親自主持下,製訂了《溫州大學跨世紀改革與發展規劃》。這個規劃以科學發展為指導,確定了升格為本科院校的近期目標和發展為綜合性大學的中遠期目標,並相應提出了全麵加強各項基本建設的工作任務。他對學校的大政方針做了具體的規劃,對如何提倡學科建設,如何辦高一層的教育,如何提倡學術風氣,使學校有好的學術環境,怎樣提高師資力量,等等,都做出了很好的規劃。當時,溫州的一個企業集團把持了校園建設,校區建設一直拖著不能完工,對他們的學科建設造成了很大困擾。省裏對這種情況很不滿,學校的正常招生也出現了危機。穀超豪心急如焚,找到上麵的領導進行商討,此事才終於得到了解決。

穀超豪認為,溫州的經濟如果要得到很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有高級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此外,還要有理論、有思想庫。溫州需要綜合性大學作為思想庫,培養高級人才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了這一目標,穀超豪積極奔走。

2002年5月,穀超豪邀集孫義燧、陳式剛、戴金星、賀賢土、胡和生、薑伯駒、李邦河、林群、伍榮生9位溫州籍中科院院士,向溫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聯合溫州師範學院和溫州大學組建新溫州大學的建議。為了爭取得到更多的支持,他曾先後多次當麵或致函向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家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及溫州市委市政府等有關部門和領導反映溫州大學辦學的進展情況。2004年1月14日,他在給原國務委員陳至立寫信時,殷切地說:“溫州經濟發達,高教滯後的情況亟待改善,亟需一所綜合性大學……由於曆史上的原因,還存在若幹不足之處,希望領導和專家能考慮到地區的亟需和發展的有利條件,大力予以支持。”

這封信寄出去5個月後,經申報考察,2004年5月,教育部發文同意將溫州師範學院和原溫州大學合並組建綜合性大學。2006年2月,教育部發文批準正式設立新溫州大學,溫州的高等教育事業掀開了新的一頁。穀超豪在新溫州大學的揭牌儀式上欣喜寄語:適應溫州發展,放眼世界未來,團結協作奮進,爭取傑出貢獻。

每年新生的開學典禮,穀超豪都親自到場,要求他們勤奮學習,身心健康,學做真人。在畢業典禮上,他勉勵畢業生要有抱負,要奉公守法,敬業樂群。他的諄諄教導成了溫州大學學子的座右銘。2001年10月,穀校長在茶山新校區的新學年開學典禮上對新生講了三點希望:“一,學會做人,就是尊重他人,關心他人,關心公共事物,關心公共利益,首先考慮的是國家利益,公民的利益,公共場所的利益,另外還要遵紀守法,特別要遵守國家的法律,這是道德規範的最低要求;二,勤奮學習,就是要用功,要珍惜時間;三,身心健康,身體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保持旺盛的青春活力。”

此外,2003年,穀超豪在溫州大學捐資設立“穀超豪獎學金”,用於表彰溫州大學特別優秀的畢業生,激勵其立誌成才。穀老將在這裏工作期間的所有收入全部捐出來作為“穀超豪”獎學金的基金。現在,這一獎學金已成為溫大學子獲得獎勵的最高殊榮。

“我在安徽時,人們一提及黃山,就會說起中國科技大學。我想今後人們說起溫州時,不但有溫州的經濟,還有溫州大學。”這是穀超豪對溫州大學的希望,更是對溫州故土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