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離敵人大本營越來越遠,才都長抒一口氣,當下都誇讚少年的膽識和本領。賈清正更是多次相謝少年的救命之恩。這著官服的人被少年壓在身下,一路上不敢吭聲,盤算著自己的命運如何。過時良久,遠遠已可看見那平陽城上“闖”字的旌旗了。眾人拿出令牌,那守城的便給開了城門。眾人好不容易絕境脫險,紛紛下馬牽行,徑往那軍營方向去了。
另一頭話說這李存旭將軍在前線鳴鼓鳴了三鳴,號也吹了三番,但這邢尚書倒好,硬是閉門不戰,隻得罷兵回營,趕忙派人去聯係賈清正等二十人。但派出去的使者報告他們已無蹤影,李將軍一想這可不好,恐怕已是凶多吉少,因自己的失策白白搭上了幾十個部下的性命,真是對不住他們。正自責間,外邊又報那二十人平安回來了。李存旭聽罷又驚又喜,急忙走出營帳,果見眾人攙扶著賈清正,緩緩走來,中間那一少年還拿著個身穿官服之人。李將軍趕忙上前,叫人將賈清正送去醫治。另派人準備好酒菜,為眾人接塵。眾人此時又餓又累,便隨著來到席上。少年此時對那穿官服樣之人擒拿稍微鬆了些,讓其自行站立一旁。各自就座,李存旭便問眾人如何能虎口脫險。眾人便將敵人如何使詐,少年如何擒住那官服之人,敵軍如何為其所退,如此這般跟李存旭說了。聽罷,李存旭舉起一杯酒,向少年幹道:“賈兄弟當真是英雄出少年,能在如此危境中臨危不亂,擒賊擒王,身手真是了得,膽識真是過人。來,我李某人敬你一杯!”少年答道:“沒有沒有,脫險是大家合力的功勞。”講到這裏,李存旭念到今日之事,全賴少年之功,補救了自己的過錯,不然不知是何後果,便說道:“自古言道賞必罰,過必究,士兵才會服膺將軍的統領。今日之事全因我一時大意,我願自罰我本月軍餉五十兩,暫停我統領之職。”眾人聽罷,皆曰不可,說到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軍也不可一日無帥,李將軍執拗不過,便隻罰了自己五十兩的餉銀,接著又說道:“今日之事,全賴這位賈兄弟智勇雙全,才不致於使我釀成大錯。我提議將這位小兄弟提升一級,作你們二十人奇兵隊的小隊長如何?”眾人想到自己能夠脫險,全賴少年之力,自己的性命皆為少年所救,故無一有異議,皆全力讚成。少年推脫再三,但也執拗不過眾人,便也允諾了。眾人暢飲數杯,甚是歡樂。李存旭又見那官樣著裝的人在少年旁,便說道:“小兄弟,這擒住的可是何人?”少年答道:“這何人我也並不知,隻見他穿官府衣裳,那些士兵又見不得他有半點傷害,想必也是個不小的官。”那官服模樣的人見狀立馬跪倒在地下,說道:“小、小人非何大官,乃是皇帝派來給那山西邢尚書監軍的。”李存旭一聽,大罵道:“果然是朝廷的狗官,來人啊,給我押下去斬了。”那官服模樣的人聽罷立馬癱倒在地上,旁邊人托他不得。這時少年說道:“李將軍,我看我們還是饒他一命。這次來剿匪的是那好大喜功的山西布政使,他也就一監軍,並無大過。況且當時我已允諾在先,若能脫離險境,當不傷他性命。希望李將軍成全。”李存旭一聽,覺得也有道理,就說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人啊,押出去打二十大板。”那官服模樣的人死裏逃生,趕忙向李存旭連連叩謝。李存旭揮一揮手,指著少年說道:“要謝就向他謝,我可本不準備放你。”那官立馬又向少年磕頭,說道:“少年再造之功磨齒難忘,鄙人定當湧泉相報。”少年說道:“好了好了,諒這次討伐行動你也無過,你隻是依皇帝派來監督那山西布政使的,這次就饒過了你,但切記以後不可欺壓淩辱百姓。”那官連聲答道是是並不斷向少年叩頭,李存旭一揮手,士兵就將那官帶了出去杖罰二十大板,任其去留。眾人繼續把酒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