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七年匆匆過,花容引清愁(1 / 2)

吃過晚飯,林馨兒坐在院子裏的小水流邊無聊的泡著腳。雖說已到了秋天,可既有“秋老虎”之說,卻也見得這積聚了春夏六個月的熱度不是一兩天就能散盡的。

此時的林馨兒已年滿14歲,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來到異世也近八年了,這幾年中她讓堯謙陪著自己悄悄地跑遍了召國京城所有的玉器店,四處打聽那鳳凰形血玉,可卻從未有人聽說過血玉,就連見多識廣的京城最大的玉器店“寶玉齋”的老板也從未聽說過血玉,更別說鳳凰形狀的了,而且龍鳳向來都是皇家才能用的。這讓她失落了很久,但她還是從未放棄,每隔幾個月便會去京城裏所有較大的玉器店看看。

還有那個說書的老頭自從那一麵之緣後便不知所蹤了,幾年裏多番打聽卻毫無消息。堯謙總懷疑他是去世了,可林馨兒卻一直堅持說他沒死,有一次甚至還激動得哭了,之後堯謙便沒再說什麼了。她知道堯謙不明白自己為什麼一定要找到那老頭,她覺得就算說了堯謙也不會明白。

不過堯謙從林馨兒失魂落魄的神情深深刺痛了他,他平靜而堅定地對她說:“我會幫你找到他的,就是死了我也給你找到屍體。”其實她自己也懷疑老頭死了,不過她實在不願這樣想。這些年過了,所有跟自己穿越有關的線索都斷了。雖然她也不確定這老頭對自己有沒有幫助,可隻要這老頭在,似乎自己就還是有一絲希望回去的。

雖說在這裏的日子自己還算滿意,可這畢竟不是自己真正的家。還是那句話說得好啊: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更何況和這裏相比自己以前的家才是真正的“金窩銀窩”呢。而這老頭,經過了這些年,他在林馨兒的眼裏儼然已經演化成了一個精神寄托了。

如今,她也早就不奢望能夠回去了。想想這幾年,說快則快說慢也慢。突然想起唐代韋莊的那句“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的詩來。時間就是這樣,朝著一個既定方向奮力前進的時候便覺得它過得快,沒有方向漫無目的的時候時間便變得慢了。記得剛來那會兒想起老爸老媽和老哥的時候便覺得度日如年,可這一晃自己也來了近八年了,便也覺得時間還是過得挺快的。想著想著便不自覺地把這詩輕輕吟了出來。

林清風剛從書房出來,想在院子裏走走卻發現馨兒正坐在小水流邊的石頭上泡腳。這樣的她他早已見怪不怪,雖然多次教導她女兒家要潔身自好,不可隨意露出身體,她卻是每次聽的時候答應得好好的私下裏卻依然自我,完全拿她沒辦法。

此時見她若有所思的樣子,林清風猶豫著不知道是不是應該上前去叫她。這時卻聽她口中吟道:“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這是馨兒自己做的詩句嗎?她不過是個尚未及笄的深閨少女,如何會想到這樣的場景?又如何有這樣深的感歎?

林清風歎了口氣,雖說這個女兒是自己親自教養著長大的,可自己卻並不了解她。她有時候會突然說些奇怪的話,而且她的話雖奇怪,每次自己思考過後卻都覺得她說得不無道理,甚至有的時候也會讓自己有茅塞頓開之感。他隱隱感到這個女兒,怕是不尋常。不過,或許,她本就不該尋常。又歎了歎氣,說道:“馨兒,過會兒到我書房來一趟。”說完轉身便走了。

林馨兒冷不丁地聽到了老爹的聲音倒是嚇了一跳,心想糟糕,又要挨訓了。唉,又要聽一堆什麼“女兒家不可如此隨意”“要潔身自好”之類的老生常談了。穿好了鞋襪她便磨蹭著到了書房,輕輕叫了聲“爹爹”便微低著頭不再說話,她這老爹的訓話,聽著就好。

等了好一會兒卻沒聽到聲音,不禁抬頭,卻正對上了林清風有些恍惚的眼神。林清風這才從馨兒身上移開了目光,清咳了一聲,捋著胡子緩緩說道:“馨兒,你如今大了,”頓了頓又繼續說,“終究讀書不是女兒家做的事,你以後便不需再去學堂了。爹娘如今也老了,你就在家多陪陪你娘吧!”

林馨兒心裏正疑惑,想想自己在學堂讀書一直都是以男裝示人,並未不妥。自己也一直都低調行事,學堂裏的人也並未有誰知道自己是林清風的女兒。再者自己雖一貫看不過一些紈絝子弟欺負平民學子,但卻也沒做過什麼過分的事……還沒反應過來,卻又聽林清風說:“爹累了,你也回房休息吧。”語氣雖輕,卻有一種讓人不容反駁的嚴厲。她也隻得先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