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黑斑病
專家提醒
為提高藥劑的防治效果,適當在藥液中加入一定濃度的農藥助劑,可降低藥液表麵張力,提高附著能力,充分發揮藥效。
主要危害葉片。初生水漬狀小斑點,分布在葉緣或葉脈間,後擴展為圓形至近圓形暗褐色,邊緣稍隆起,病、健交界處明顯,上具不大明顯輪紋。病斑迅速融合為大斑,致葉片枯黃。濕度大時病斑擴展迅速,致全株葉片枯萎。該病莖、蔓不枯萎,區別於西瓜蔓枯病和枯萎病。果實染病,初生水漬狀暗色斑,後擴展成凹陷斑,引起果實腐爛。運輸和貯藏期該病可繼續擴展。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稀疏的黑色黴層,即病菌子實體。
防治方法:參見西瓜葉枯病。
7.白粉病
專家提醒
在病蟲害初發階段,噴藥防治效果最好。這樣能減少用藥防治次數,減輕農藥汙染,減少生產成本。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在葉片表麵出現白色黴點,擴展後成黴斑,嚴重時整個葉麵布滿白色菌絲及孢子,致葉片變黃幹枯。有時莖和葉柄上也產生與葉片相似的病斑。
防治方法:①加強管理,合理密植,及時整枝壓蔓,田園清潔,增施磷肥、鉀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力。②在生長前期噴灑2~3次50%硫懸浮劑300倍液,預防白粉病發生;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選用1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可濕性硫磺粉6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每隔5~7天噴1次藥,連噴3~4次。
8.蔓枯病
專家提醒
要選擇合適的農藥劑型,一般乳劑、可濕性粉劑可以加水稀釋噴霧;而粉劑、顆粒劑不能加水噴霧,隻能噴粉或撒施。
葉片發病,病斑初為褐色,後期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規則大斑,或單個病斑發展成近圓形大斑。病斑中心灰褐色,邊緣深褐色,有同心輪紋,並產生明顯小黑點。最後病斑波及全葉,使葉片變黑枯死。有時病害沿葉脈發展,呈褐色水漬狀壞死,也產生小黑點。葉柄及蔓上發病,初為水漬狀小斑,後變褐色、梭形至不規則形壞死斑,由小變大,致全株枯死,其上產生許多黑色小點。
防治方法:①實行與非瓜類作物輪作,拉秧後徹底清除病殘落葉,適當增施有機底肥。②可用55℃溫水浸種20~30分鍾。③生長期加強田間管理。④藥劑防治。可用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處理。
9.菌核病
莖基部染病,初生水漬狀斑,後擴展成淡褐色,造成莖基軟腐或縱裂,病部表麵生出白色棉絮狀菌絲體。葉片染病,葉麵上現灰色至灰褐色濕腐狀大斑,濕度大時斑麵出現絮狀白黴。果實染病,初現水漬狀斑,擴大後呈濕腐狀,其表麵密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後期病部表麵出現不等的黑色鼠糞狀菌核。
專家提醒
雨天不宜噴霧,早晨露水未幹前不宜噴霧。大風和中午高溫時應停止噴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