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道:“怎麼還叫伯父,該改口了!恭喜房愛卿了。張煥,妙玉姑娘原來是你的未婚妻,真是好福氣啊!”
“多謝皇上吉言。不知皇上想要詢問什麼事?”
李世民臉色轉為嚴肅道:“曹大夫信中說,你對世家有些獨特的看法,給朕說說看。”
張煥沉思良久,這才說道:“請皇上先準許小臣言者無罪,小臣才敢暢所欲言。”
“不管你說什麼,朕都不會怪罪!將你想說的都說出來吧。”
“多謝皇上!世家門閥起於東漢中期,到了魏晉時期因為‘九品中正製’和‘占田蔭客製’的全麵實行,其勢力達到了一個頂峰!後來每次朝代更迭,都有世家門閥插手其中!可以說,世家門閥就是危害朝廷穩定的最大毒瘤,是一定要想法子根除的。在小臣看來,此時正是著手處理世家門閥的最佳時機!”
李世民一臉興趣:“為什麼說此時是最佳時機?”
“皇上,我朝建立以來,改良了前朝的科舉製度之後,九品中正製徹底煙消雲散。皇上在各地舉辦官學,不少寒門學子都得以居廟堂之上。而世家門閥大都依靠門蔭入仕,對科舉不但不重視而且內心排斥,可是為了出仕做官,不得不參加科舉。因此才有了這次的崔康舞弊案。如今世家子弟僅憑真才實學參加科考,機會並不比寒門學子大。科舉製度不利於世家,這就是小臣說的第一個理由。”
“皇上即位以來,也已經意識到世家門閥的害處,因此多方壓製。比如上次崔氏做世家譜,就是被皇上強力下旨修改。皇上重視打擊世家,而且一直在不懈努力,這是小臣的第二個理由。”
“我李唐建國的最大功勳,乃是以皇族為首的關隴貴族。諸如衛國公、趙國公等人都是大功臣,當然,皇上南征北戰,更是居功至偉!而當今朝堂之上,對皇上最忠心的就是關隴貴族。至於崔氏、鄭氏等門閥,如今在朝堂的勢力乃是數百年來最薄弱的。敵弱而我強,這就是小臣的第三個理由!”
張煥說完後,房玄齡先撫掌讚了個好字。
李世民點頭道:“說的不錯!朕深以為然!你既然能說出這番道理,自然也該有相應手段吧?”
張煥道:“皇上,小臣有上中下三策,不過其中所言之事,會和當今一些國策相違背,還望皇上不罪!”
李世民眼睛一亮:“朕已經答應你言者無罪,隻管說就是!”
“皇上,這下策就是使用激烈手段,一舉將世家門閥連根拔起!比如這次就可以借著崔康舞弊案件,采用強力手段將崔氏一族全都牽連進來,一舉而拔除!不過此舉雖然見效快,卻會引發大動蕩,不但百姓受苦,我大唐國力也會消耗殆盡。因此,這下策風險極大,非到萬不得已不可使用。”
“中策就是將目前的科舉製度再次深化,讓科舉考試更加公平公正。同時增加寒門學子就學的機會,從而大力提拔寒門士子,始終讓世家子弟在朝堂處於弱勢地位,逐步削弱世家在朝堂的影響力,進而消弱整個世家門閥!具體的做法很多,比如不但讓寒門學子免費入學,免費發放書籍,而且每月還發給一些資助,以此來鼓勵寒門子弟入學。”
房玄齡皺眉道:“免費發放書籍的話,朝廷每年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錢糧!”
張煥微微一笑:“伯父先別著急,這些事情小侄稍後會解決。”
李世民笑道:“快說你的上策!”
“遵旨!眾所周知,世家門閥的根基,就是占有大量的土地!他們大肆兼並土地,導致大量百姓失去了根本,不得不依附於他們勉強度日。而這些人並不用交納皇糧,長此以往,不但百姓越加貧困,朝廷稅收也會十分艱難!”
李世民眉頭緊鎖:“難道你要勸朕下旨強行將土地分給那些百姓不成?”
張煥道:“小臣並非此意!小臣過去家境貧困,因此知道百姓所求者,存也!隻要給這些貧苦百姓另外一條活路,他們肯定不會繼續給世家門閥做牛做馬。而失去了這些幾乎不用付出報酬的勞力,世家門閥擁有再多的土地卻無人耕種,其勢必然逐漸衰敗。”
房玄齡點頭道:“此乃釜底抽薪之計!隻是我大唐依附於世家豪門的貧苦百姓何止千萬,這麼多人想要另謀出路,何其難哉!”
李世民沉聲道:“張煥,你若能解決這些問題,想要什麼朕都賞賜給你!”
張煥微微一笑:“小臣不是為了賞賜才和皇上說這些!小臣的所作所為,隻有一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