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做起來簡單,掛幾塊牌子就能把衙門開張。不過每個部門都缺乏大量的專業人才,稅務司與海關是重中之重,聘請了一些洋鬼子,求是大學堂裏培訓了大量的財務人才,不過這些年輕人沒有經驗,而洋鬼子又不能用的太多。這些事情不是學幾本書會打算盤就能做好的,現代經濟的複雜之處,連張華軒自己也搞不大清楚明白,更不要說那些剛出校門的學生了。有時候張華軒苦惱起來,明知道赫德就在淮安,恨不得抓了此人就地任命這英國鬼子做總稅務司,反正曆史已經證明,雖然這個家夥腦子裏最大的主子還是英國政府,不過洋人辦事認真負責,其實大清的稅務司要是沒有這個矮個子的話,將會更加的不堪。
除了稅務與海關缺乏真正的人才外,警察部門缺乏刑偵破案的器械與人才,也沒有現代法律意識,抓到人犯的第一反應還是打一通板子,也沒有防暴警察與民警巡警等大批的警種之分。至於巡回法院,則缺乏它需要的一切。
頭疼,張華軒一想到這些事就覺得無比的苦惱和頭疼。這個時代的中國太缺乏細致的嚴格分工的現代意義上的人才了。而這些門類分明嚴格分工的專門人才,在西歐和美國一抓就是一大把,中國,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了。
這種落後,不是建起一支強大的軍隊就能彌補的。就算是小日本,明治維新幾十年後靠著博命的精神與大清賭贏了國運,迅速崛起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列強之一,不過底氣不足,人才儲備不夠使得它沒有底蘊,二戰時舉國上下就剩下了一幫瘋子在主政,一戰之下差點把底補也輸掉。而小日本輸了二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緊抓教育,在全國都吃不上飯的時候小學生卻可以在學校吃免費的午餐,就是靠這種精神和孤擲一注的手腕,幾十年後的日本又成為第二經濟強國。
人才儲備,才是重中之重啊。他現在擁有大量的當世人傑,不過這些人局限於這個時代,已經不可能做出太多太大的改變,張華軒認為,中國真正轉變的契機是淮軍一統天下,而崛起後真正強盛的底蘊,卻是在淮安的求是大學堂。
張華軒揉揉想的巨痛的太陽穴,隨著丁寶楨的離去,他在改革軍務後最後改革政務的舉措也將真正著手進行,百廢待興,萬物新蘇之際,實在沒有理由來浪費有限的時間。
公元一八五六年五月二十日清晨,淮軍軍令部長丁寶楨奉命出視地方情形,穩固後方。兩江總理淮軍大帥張華軒親自將丁寶楨送出轅門。
“稚璜,這一次代我安定後方,著實辛苦,等回徐州後,再設宴為你接見。”
大帥行轅處,張華軒拱手行禮,顯得極為誠摯。
大帥威權漸重,而仍然如此禮遇舊人,在丁寶楨出行之際居然親自送出轅門,這種禮遇也算難得。
要知道前一陣子中軍鎮三千將士出擊,張華軒也就是在帥府居處召見了管帶一級的軍官,稍加垂訓便罷。就算如此,內衛參將鄭安遠與下屬的十餘管帶也是感激涕零,甚為激奮,臨行之際能得大帥召見,這是何等禮遇恩寵,算是中軍鎮的一種殊榮,這自然叫將士們無不感奮之極。
看著眾人豔羨眼神,丁寶楨卻是苦笑。他有苦自己知,這一次出行是張華軒把他放在爐子上烤,現在禮遇,也不過是還報他辛苦萬一罷了。
當下卻也隻能把戲做足,張華軒拱手,丁寶楨卻是躬身回禮,再三請張華軒回身。兩人又隨意客套幾句,丁寶楨突然想起一事,不覺向著張華軒問道:“聽說袁甲三這個混賬一退再退,桂英和勝保的軍隊已經打散了,也跟隨著袁甲三一路跑,此人擅於統兵,舊部雖敗不散,還有幾千人護著他一路向歸德逃。那裏與撚子的地盤犬牙交錯,袁甲三這個禍害是要引動咱們大軍和撚子也交起手來,這樣河南與山東會師的時機,又得推遲。”(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