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126)翁家兄弟(2 / 2)

這一次獻俘當然是為了更高程度提高民眾對軍隊的擁戴,參加獻俘儀式的淮軍小夥子們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氣宇軒昂的將士們踏著整齊的正步在城內繞了一圈後神情不見絲毫的疲憊,到達淮安廣場之後,將士們依次入場排好隊列,負責押送這些高官大將俘虜的第一鎮的將士們按照當時的習慣把托明阿一行幾十人推到最前麵,喝令他們跪下。

托明阿等人神色蒼白,不少人腿都軟了,需要將士們攙扶著才能行走,到這裏沒有人懷疑自己一定會被當場殺死以鼓勵士氣,不過有不少對淮軍肅反一事的內幕有所關注的人正在懷疑,自己是被槍斃還是被斬首,按照大清的習慣當然是斬首示眾,不過淮軍好象更喜歡搞排排站的槍決,不少人左顧右盼,尋找不到拿著鬼頭刀的鄶子手後,顯然更加確定了要被槍斃這一點,不少人在被推倒跪下時幾乎跪也跪不直,差點就筆直的向前倒下,還要負責看守的淮軍將士左右抓著肩頭後,才能勉強維持跪姿。

翁同書臉色蒼白,看著一排排跪倒的降官降將,這些人幾乎全是他的老熟人和上司,還是在琦善初建江北大營時,他就已經在營裏效力了,托明阿老油條一個,酒桌也會耍賴,德興阿稍稍梗直一些,打仗也能打打,不過有些瞧不起漢員的味道,還有李****、蕭開甲,這都是副將以上的綠營軍官,當初在大營裏常見……這些都是都統武將,還有一溜跪在原地的就更令翁同書心酸了,全是道員以上的官員到大營裏效力的,其中有幾個還是在京師為官時就認識的,大家一起上朝當值,閑時喝酒,聊哪省的冰敬炭敬更多一些,聊山水聊詩畫,有一兩個相交莫逆的,還會一起換了便服到八大胡同去喝花酒,或是逛琉璃廠買古董,誰都知道翁同書的老爺子喜歡古本善本,如果見到了是一定會知會一聲兒的……

就是這些同僚們現在一個個垂頭喪氣的跪在原地,有幾個人顯然看到了站在對麵的翁同書,眼神裏露出狂喜之色,拚命的向著翁同書遞眼色,那種哀求的表情簡直讓翁同書的心都碎了―――他根本幫不上忙。

自從舒城事變後,翁家老爺子對張華軒的態度已經出來,絕不會支持這樣喪心病狂的女婿,不僅如此還來書讓翁氏兄弟盡早回京,可惜,來的容易,想走就難了。張華軒不肯放人,翁同書心知肚明也絕口不提,饒是如此,實權也沒有了,現在隻是在淮安搞些城市管理的工作,沒事就在申請開挖下水道的文件上蓋章畫印,他的權力也僅是如此了,重要的軍政會議也不會讓他參加,張華軒若不是看在郎舅親戚份上,上次的大肅反他能不能保住性命還是兩說。

他的三弟翁同和年輕氣盛,發到海州做事因為舒城之變企圖逃走,生生讓張華軒關了一個月的禁閉,人出來後臉都臘黃了,具結寫保證書以翁家清名保證不逃後,又繼續在海州負責港口的營建,做的不好上司是一點情麵不留,扣薪水罰獎金,大會小會上批判,翁同和年輕要臉麵,人又不笨,幾方夾擊之下,居然就留在海州認真做事,上次回淮安來兄弟見麵,翁同和的臉黑的跟煤塊一般相同,翁同書心酸之餘,卻發覺乃弟居然沒有什麼報怨的話語出來,反而有了一種讓他不熟悉的衝動和幹勁,這樣,他連和自己親兄弟說話也得帶著注意和小心了,佩服張華軒調整 人的手段之餘,他在淮安不敢多說不敢多看,走路都被樹葉砸到頭,象他這樣的地位身份,就算有心施手相救,又怎麼敢當真說出口來!

“看他各人的命吧!”翁同書神色黯然,悄悄扭過臉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