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120)覆滅(2 / 2)

富明阿的臂膀剛剛中了一榜,他的甲胄雖好也防不住彈丸,一條胳膊上鮮血淋漓軟了下來,而更讓他心膽俱喪的就是自己率領的騎兵已經完了。

火炮消滅了半部以上,剛剛淮軍一起開火,又打死打傷了剩下的部份,這些騎兵都非常凶狠敢戰,打成這樣也是一個逃跑的沒有,這樣勇悍讓淮軍上下極為詫異,打了這幾年,還沒有見過這樣敢打的清軍。

不過也僅限於此了,在訓練,陣法,戰術細節,然後是武器上清軍落後了最少兩百年,這兩百年清軍沒有任何一點變化,這些騎兵在甲胄和騎術還有勇氣上和他們當初打進關來的祖宗沒有什麼差別,不過在淮軍麵前,也不過是一樣在打一場不對稱的戰爭罷了。

現在出戰的一營淮軍已經變陣,有勇力抵抗的清軍騎兵都慢慢被戳下馬來,很多看起來身強力壯,身披甲胄揮舞刀矛的滿洲兵或是蒙古兵都是一樣的下場,淮軍總是最少三把刺刀分成上中下三路戳過去,不管你怎麼力大,還是披甲,總歸都一定會吃上一刺,被刺之後心裏一慌亂,接著又來,然後就是被挑飛下馬。

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槍,淮軍的刺刀是自己的高爐鑄鋼打造,用的是張華軒記憶裏的三棱軍刺的樣子打造的,淮軍除了後膛槍外,就屬軍刺最強,可以說從質量到樣式都當世獨步,這種開了血槽的軍刺一戳,不管傷在哪裏,都會大量失血,幾刺之後,人不出幾息功夫就一定失血過多而死。

“我忠良之後,滿洲都統,誰來和我一戰,誰來!”富明阿已經陷入了瘋狂的境地,大旗扔了,不知道又從哪裏找來一把長矛在手中揮舞,他的雙眼已經因為睜的過開而滴下血來,單手揮矛的樣子也很滑稽,當真算是困獸猶鬥了。

圍著他的淮軍一陣刺殺著富明阿的親兵,一麵派人向王雲峰稟報,不敢擅自把這個滿八旗都統打死。

“什麼忠良?打洋鬼子的關軍門算,他算什麼?”

王雲峰也是皺眉看著不遠處的富明阿,托明阿剛剛被打死了,德興阿已經投降被俘,馮子材還在抵抗,不過淮軍有令不能殺他,還要耗上一陣子,其餘軍中的總兵大將或死或降,沒有人敢在頑抗,隻有富明阿被一營兵圍的結實,卻在垂死相抗。

王雲峰冷冷下令,來請示的淮軍士官心裏明白,立刻折身就走,回到陣前後便拿起自己的後膛槍,瞄準,勾動扳機後一聲脆響,富明阿的胸前綻開一朵血花,然後頹然倒地。

他死之後,剩下的幾十滿蒙騎兵仍然頑抗,圍困的淮軍們不耐煩,有人重新上好彈藥,一陣砰砰之後,全部擊斃,眾人麵露惋惜之色:“可惜了一起被打死的馬兒。”

這一仗,淮軍算是見識了最凶猛的八旗騎兵,不過在淮軍老兵麵前,不過爾爾。這種樂觀的情緒和對騎兵做戰的經驗也傳授給了淮軍新兵,使他們麵對更多的八旗騎兵時也並不露怯。

這一天後,王雲峰派人飛馬報捷,從安北開始交戰,十七日到二十三日,幾天時間淮軍第一鎮橫掃了綿延二百多裏的江北大營,還順帶擊斃了江南大營來援助的副都統富明阿和其所部精銳騎兵,俘虜了總兵馮子材,江北大營的上下將佐無一漏往,從揚州到浦品一線,全被淮軍攻占,打死五千多,俘虜一萬七千多人,占領了浦口、揚州、六合大片地盤,在揚州的兩淮鹽運道,知府等官員也全被俘虜,一個肯為大清死節的也是沒有。

這一戰報先是傳到淮安,然後是北方的河南與山東諸省,勝保等人原本還打著南下助戰的主意,幾天之內江北大營全滅的消息一傳到,立刻撤回河南,隻是借口撚軍未滅,不能擅離。而僧格林沁更加不敢擅動,兵鋒剛到山東,就縮住了手腳,等著北京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淮安一片歡騰,北京則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朝廷上下痛罵張華軒叛逆的同時,上下心裏也是明白,一個比太平軍更可怕的對手已經出現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