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69)城管局(2 / 2)

這樣一來,雖然淮安地處內陸,其實不但是一個軍事中心和內陸的交通要道,現在又隱然要取代上海,成為一個新的對外貿易城市,而城中三教九流,也逐漸混雜了起來。鴉片貿易張華軒現在沒有力量斷絕,隻能狠勁的提高它的各種費用,可是煙館仍然在城中多出不少來,淮軍將士與各級官員當然完全禁絕吸煙,不過那些富戶和不知死的仍然要吸,這暫時也無法可想。還有妓院,賭檔,這也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達起來,有了這些,黑社會也必不可免,淮安是青幫的地盤,不過這兩年淮安外來人口增多,外地的幫派也變的極多,什麼洪幫,小刀會,哥老會都爭相在淮安開設分舵,黑社會經常會爭一個小飯館的保護費而開片用刀,淮安城裏原本的三班衙役加起來不過三四十人,根本就彈壓不了地方。而且府尊原本就是仰張華軒的鼻息,唯恐在什麼事上出錯,又讓朝廷不滿,又使得張華軒暗中給他下絆子,這府尊陶金詒索性就裝成木偶泥人,反正天大的亂子也不關他事,有張華軒這個大個兒頂著。

如此種種,再加上休假的淮軍士兵和各級官員將領的豪奴,整個城中說不上是烏煙瘴氣,可感覺也算不上是很好了。如果不是這一次與老爺子一席談後張華軒又注意讓張五常的情報部門仔細的搞一份淮安的治安情報來給他看,隻怕他永遠也不能了解到這些實情。

想想看,張華軒身為太子少保賞三眼花翎的大員,每一次出門的戈什哈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城裏怎麼亂也不會被他看在眼裏,這倒也怪不得他。

“泥沙俱下啊。”張華軒看著報告時不禁感慨,卻也引發了他的雄心壯起:“將來海州的發展隻怕要比淮安還要強上一些,那裏其實更是一張白紙,更好做畫。而且擁有良好的港口,用心發展幾年,不論在哪一點都會強過淮安,更加會強過香港和上海。”

張華軒雄心勃勃,決定先在淮安成立一個超級機構,用來做一次試驗。既然此事重要,那麼就要相應的人來主事。

他斜眼看一眼殺氣騰騰的丁寶楨,忍不住也拍拍他肩――張華軒最近對這個動作很有感覺,拍人肩膀的動作也越發熟練起來:“稚璜,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城管局要負責很多東西,第一是維持秩序,城裏的黑社會要搞一搞了,什麼青幫洪幫,我不管他們是要保清還是複明,首先要讓他們明白淮安是我在做主。然後就是各種人物,哪怕是洋鬼子,你也不要留一點情麵。”

“是,請大人放心。”

丁寶楨的臉板的如鐵一般,據說在宿州搞土改時,很多地主看到他這一張臉都嚇的睡不著覺。

“第二點也很重要。”張華軒扳著手指頭又道:“城市的衛生狀況也有點問題,你們第一件事就是先開挖下水道,記得要挖寬挖深,最好讓普魯士人給你們做設計,不要一下雨就把整個城給淹了,然後就是城市消防,還有那些飯館的衛生也要管起來,不能再讓他們給咱們養蒼蠅了。”

他最後總結道:“總之你們的城管局又是憲兵隊,又是衛生局又是城建又是消防,我會撥給你淮軍裏最好的小夥子,你要好好做起來。”

丁寶楨沒有絲毫有壓力的樣子,事實上張華軒把這些重擔壓在他的肩上讓他感覺非常開心:“請大人放心好了!”

“好,你去吧。”張華軒也很開心,他對後世那種職權部門功能重疊,然後想方設法多養閑人多收費用的情形非常不滿,在他看來,很多這個局那個局的,其實把功能職權合並起來,然後十成的人留一成,就會把事情辦的非常好了。

丁寶楨調去搞城管,原本由他負責的淮安土改大事就落在了翁同書的肩頭上。本來翁同書並不適合做這樣的事,他沒有經驗,也沒有丁寶楨的那股狠勁,不過張華軒考慮到淮安這裏與宿州不同,官僚多,大商人和大地主也多,稍有不慎就會出事,讓翁同書這個老成的官僚兼大舅子去做這件事,可比滿臉殺氣的丁寶楨要穩妥安全的多。(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