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發財大計(1 / 2)

軍營會議之後,張華軒馬不停蹄,立刻趕到離淮軍營地不遠處的俘虜營中視察。

自從揚州大捷後,淮軍地位水漲船高,淮安府當地官員對張華軒畢恭畢敬,對淮軍也很倚重,北伐軍都快打到保定和天津了,誰知道會不會和大夥兒開個玩笑,到淮安城來逛一圈?有一支強軍坐鎮,那可是比什麼都強。

要知道淮安也是南北要衝,漕運所在,明太祖當年可是在淮安設了四個衛所來鎮守,清朝立國後內地太平,在淮安這樣的內地州府駐軍不多,就在清江浦有南河總督的幾千標兵,誰都知道,那兵不管用!

於是淮軍還沒有回來,知府王夢齡和通判陶金詒便又劃了幾百畝河灘地給淮軍,所有的木料與營建都是淮安府的,兩個月時間淮軍的軍營擴大了一倍有餘,很多營房暫且用不著,正好用來關押在揚州戰時俘虜的三千多太平軍。

清軍與太平軍做戰十幾年,對俘虜有處置向來殘酷,將領是肯定不能活命,多有淩遲處死的,普通的將領也多半斬首,士兵也有很多被屠殺,隻有少數老弱被放走,或是把精壯士兵留在營裏,充做勞役苦工,虐待至死苦不堪言。

這些太平軍被俘之後,將領們自忖必死,普通士兵也是惴惴不安,整個俘虜營中一夜數驚,很多人驚嚇的不能安睡。

等張華軒進營來後,整個俘虜營中一片驚慌,隻怕是張華軒前來處置他們,死期已至。

這些士兵中李開芳的部下很少,北伐精銳都是廣西老兵,意誌堅定敢打敢衝,很少有被俘的。當日破江北大營,北伐軍是主力,打破江北大營後,留下羅大綱的鎮江守兵去掃蕩清軍殘部,不成想張華軒回馬一槍,立刻把這些守備部隊打跨。

他們多半是在武昌被破後從軍,也有的是羅大綱從南京和鎮江等地招入軍中,不論是士氣紀律,還有戰術素養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軍人,不但與淮軍相差很遠,就是與清軍的綠營兵比,也強不到哪裏去。

因此等張華軒進來視察的時候,看到的軍隊是萎靡不振,膽小害怕,眼神空洞滿臉驚惶的烏合之眾。

他心裏頗為失望,淮軍組建的時間短,缺乏有經驗的老兵,如果這些被俘的太平軍中有相當數量的老兵,倒不妨抽入軍中,好生培養後一樣能用,不過從眼前略掃一下的結果來看,這個打算是要失望了。

不過這些俘虜他也並沒有讓他們白吃糧的打算,殺了或放了都不成,用來做些苦工,正合時宜。

揚州一戰,消耗的炮彈與子彈火yao,加上動員軍隊的費用,事後的賞賜等等花費,足足用了張華軒十一萬兩白銀。這樣的中等規模的戰事還花費了這麼多,如果僅用張家的財力,淮軍的敵人不需要再與淮軍對陣,隻要再消耗幾次,這支軍隊就會不敗而敗,不戰自潰。

清廷當然也知道,以官紳自己的財力能組建起一支軍隊來,如果要維持的話,卻是萬無可能。從今夏起,曾國藩等團練大臣已經可以自己開設糧台與設厘金局,從地方上想方設法搜羅財賦,張華軒當然也有這個權力收取厘金,琦善已經在揚州動手,在下河設局勸捐厘金,每畝收取八十文到二十文不等,在邵伯鎮等地的米行抽捐,每石米收五十文助餉,他一共就萬把來人,火器很少,打仗耗費少,僅在揚州等地收取的厘金,就已經足夠他的花銷。就是如此,此老仍然貪心不足,助捐的厘金種類越來越多,花樣翻新手段狠辣,從揚州到淮安不過三百裏地,收捐的關卡就足有八個,弄的張家的生意也被剝削,還是張華軒一紙手書,免了張家自己一家的厘金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