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嶄露頭角(11)(1 / 2)

不過被這老夫子這麼一攪,張華軒的團練已經沒有必要,虛耗錢糧,而且容易招禍。

好棋,看著不起眼的病老頭,在算計和揣度人心上,果然是一把好手。

看到張紫虛已經麵露遲疑,張華軒不敢怠慢,眼眉一挑,笑道:“老夫子剛剛的分析,確實有些道理,不過在大局來說,我以為是錯的。”

黃老夫子慢吞吞的打火抽煙,懷裏一杆水煙槍抽的呼嚕嚕響,半天過後,才向張華軒問道:“請大少爺指教。”

他說是指教,不過冷言冷語,渾然沒有把張華軒放在心上。坐在他下首的張華築等人,也是滿臉的嘲諷,大夥兒都覺得張華軒太過狂妄,居然要和黃老夫子在天下大勢上扳手腕。

張華軒也不介意這些俗人的想法,侃侃道:“太平軍自出廣西,越打越強,一路上擺脫了官兵糾纏,向榮在廣西時還敢去打,到長沙時已經不敢去救,到漢口已經沒有一支官兵敢和太平軍正麵交戰。現下天下大勢老夫子說的對,八旗兵沒用了,其實在康熙年間八旗就沒用了,現在的八旗兵提籠溜鳥成,騎馬射箭,不成。甭看八旗還有幾十萬人,能上陣打仗的,隻怕百中無一。至於綠營,敗壞的比八旗還厲害,向榮帶幾萬綠營兵,一路上說是攆太平軍,其實跟在人身後若即若離,哪裏敢真的上陣與對方搏殺?所以太平軍越戰越強,無人能製,若是得漢口後不來打南京,而是大軍直入中原腹地,誰能能擋?中原與山東兩地百姓貧苦,曆次變亂造反之事皆起這兩地,而且民風彪悍輕死,勇武敢殺,得此兩地,又能得勝兵百萬,到那時,還能誰能遏止?經營中原腹地,派偏師入三秦關中之地,那裏民情更加貧苦勇悍,由三秦與河南一起向著北京夾擊,豈不是當日李自成入北京之事的重演?可惜今天沒有吳三桂借兵,也沒有辮子兵從一片石突然殺出來了。”

話說到這裏,不但張華築等人聽的目瞪口呆,就是張紫虛與黃老夫子兩人,也是被張華軒的分析所震動,兩人都是走南闖北見多風雨的人物,自然知道張華軒說的全是事實,如果太平軍的進軍路線果真是如此,大清朝的天下是必定無救了。

又聽張華軒冷笑道:“他們不從湖北直入河南,而是溯江去攻南京,這原本就錯了一籌,江南民風綿軟,地方富裕,地方勢力更強,況且蘇南浙北等地靠近上海,他們還得當心惹毛了洋人,引得洋兵幹涉,除了這些,南京是什麼地界?到南京當官的,有幾個還能保持的住的?六朝金粉之地,紙醉金迷之所,我可以料定,洪揚得了南京後,必定不思進取,一心享樂,最多會派遣偏師北上西伐,而大清可以緩過勁兒來,調兵遣兵,自江北建大營遏止太平軍北上,而向榮等悍將自南方追趕,又能與江北的清兵聯結成片,等曾國藩等團練兵馬終成精銳之師的時候,就是太平軍失敗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