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把出書的事敲定,隻覺得氣氛越發融洽,一人手持一支雪茄,吞雲吐霧起來。神父幾乎產生錯覺,這不是在中國舊式的富商家庭,自己還在歐洲某一個貴族家中的起居室裏。
可是神父頭頂的“慎思堂”三個字金光閃閃,兩邊金鑲對聯,寫“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中間還掛著一副倪雲林的山水畫。書案上筆墨紙硯,還放著一大塊不曾琢磨過的璞玉,左右各六張梨花木椅,左邊椅後還放著幾尺高的穿衣鏡,右邊椅子後麵,則是一排靠牆的櫃子,上麵陳列著各個朝代的中國古董,琳琅滿目金光閃閃,饒是神父見多識廣,也是看的眼熱。
此情此景,顯然打消了神父的錯覺,便挖空了********,用言語刺探張華軒的底細。
張華軒猛抽一口雪茄,這時代當然沒有紅南京抽,不過抽抽雪茄也不壞,想到剛清醒時自己抱著老式的旱煙袋來疏解煙癮,現在已經是天上地下了。過了一下煙癮,他向著神父笑道:“神父,你不必想方設法弄清楚我為什麼會對歐洲的形式如此清楚,這個我不會說,你也不可能打聽得到。你隻要記住,我們兩人是好朋友,利益相通,我需要你來掩人耳目,你也需要我來開展你的事業,這樣就足夠了。”
神父默然,張華軒說的客氣,其實已經對他提出了嚴重的警告,想到在淮安得到的張府的支持,還有張華軒可預見的順暢的仕途,自己隻為了好奇心而得罪他,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看到對方老實了,張華軒也不為已甚,又微笑道:“神父,我已經向您交了底,對太平軍的看法,我與神父絕然不同。他們不會帶來建設,隻會破壞。而且我可以預言,占領南京之後,這支農民武裝就會迅速的腐化墮落,爭權奪利不思進取,它建立的地方政權可能會堅持十幾年或是更長的時間,不過隨著清朝地方武裝的強大,覆滅隻是時間的問題。如果西方各國與太平軍走的太近,絕對會得不償失。”
如果是換了剛剛交出書稿之前,神父對張華軒的判斷還會存疑,畢竟現在太平軍是一支新興的力量,有著勃勃生機,這在古老的中國是看不到的,不過剛剛的書稿已經把神父對張華軒的最後一絲懷疑徹底打消,在神父眼裏,眼前這個充滿貴公子氣質的神秘東方青年,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力量,跟隨他的判斷,一定不會有錯。
“好,既然張先生對局勢有這樣的判斷,我想我會根據我的影響力與交際圈,把您的這種判斷,謹慎地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