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嶄露頭角(6)(1 / 2)

魏源的《海國圖誌》原本算是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本著作,不過畢竟魏源隻是一個舊式的士大夫,不可能真正與洋人結交,也不會當真去精研對方政體上的得失缺漏,對各國的情況也多半是道聽途說,其中多半有荒誕不經之處,說好聽點這本書有點霧裏看花,說的難聽點,就是隔靴搔癢,言不及義。

優點很大,缺點也很大,魏源這本書在中國雖然頗有影響,卻不能真正帶來真正思想上的變革,原因就在於此。

張華軒的拾遺就專門撿魏源錯漏的地方改,把原本不盡不實的地方盡數修改,除了加上不少數據之外,還有不少政體上的見解,各國政治格局的分析。

最讓李神父驚訝的,便是對英法矛盾以及普魯士崛起的分析。對英國掌握海權,普法兩國將會爭奪歐洲大陸控製權而必定將會爆發戰爭的分析,簡直是精彩絕倫,不要說是一個中國人,就是一個深諳歐洲********的大政治家,分析的也未必有張華軒這麼深刻與準確!

神父身為一個法國人,原本就對拿破侖後的法國有一種遲暮帝國的警覺,粗粗一翻張華軒的文字,原本還有著幾絲對對方擅用自己名義的不滿早就煙消雲散,滿心滿眼,唯有佩服兩個字。

特別是其中不少關於法國的論段,想必是張華軒不想太過顯眼,把某些論斷和見解加在了神父頭上,想到這本書刊印後的影響,神父的臉白了又紅,紅了又白。

對方的心理張華軒清楚的很,沒有人會在名利雙收前能把持的住,他的這本拾遺,不僅會在中國掀起軒然大波,在歐洲各國的知識界與政界軍界,也絕不會落個石沉大海的下場。

看到神父緊張的直舔嘴唇,張華軒大笑道:“何以解憂唯有酒,何以解渴唯有茶,何者能鼎足?唯雪茄耳!來人,添茶,拿雪茄來。”

張華軒為什麼喜歡抽雪茄神父原本還很好奇,這個時候卻也顧不上了,把白瓷茶碗一把端起,咕咕幾口全部喝光,神父直楞楞地看向張華軒,問道:“這本書,我想翻譯成法文印刷,不知道可不可以?”

“當然!”張華軒瀟灑一笑,道:“拿給您看,就是要翻成法文,一切的印刷與裝幀,都可以按歐洲的方法來進行,小牛皮書麵,燙金書名,錢不是問題。書印成後,先送到香港,然後根據我的授權,到歐洲發行,這樣可行?”

“當然!”神父幾乎是緊接著張華軒的話頭,立刻答應。

不答應才是真見鬼了,這本書的文體與中國士大夫的文言完全不同,也與民間那種話本式的文體不同,神父粗看下來,倒覺得這本以精美毛筆字寫成的政論文章,倒有些像西方文體,把這種文體翻譯成法文根本沒有困難,而可想而知的,這樣精彩的文章在歐洲也不多見,何況又有一個中國人書寫的噱頭,他隻是一個天主教的神父,此書一出必定會在歐洲暴得大名,這樣的好事張華軒已經一手操辦好了,自己要做的隻是一些小小的細節,這樣的好事,傻瓜才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