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亂(1 / 2)

青思公主病逝一事,讓大祈國內上下皆驚。皇後慕容碧更是因此幾度昏迷,仁昱帝也是一夜之間蒼老不少,下令輟朝三日,為青思公主之死全國哀悼。

麵對自己父皇母後的病倒,皇甫青華強忍著悲痛,撐起了大局。在江小樓的喪事中,行事果決;對待朝中臨時急務,也謙遜謹慎,有不懂之事,便主動與朝中老臣商議。或是請教仁昱帝。且每日無論再忙,皆晨昏定省,侍奉於仁昱帝夫婦膝下,變著方的逗兩人開心。對此,仁昱帝夫婦甚感安慰。漸漸的,也從愛女之逝的悲痛中解脫出來。將重心放在了皇甫青華的身上。

江小樓之死,傳到金晉朝中,一時間也令人嘩然惋惜不已。朝中右相大人納蘭行之和六王爺東方聞,更是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三日未朝。對此,晉宣帝也不以為忤,甚是理解。

半月後,納蘭行之振作起來,繼續協助晉宣帝勵精圖治。而東方聞則一蹶不振,終日酗酒度日,流連花叢之中。晉宣帝對他此舉,甚為不滿。在屢勸無效之後,終於打發他去了他的封地——晉北苦寒之所。美其名曰,讓東方聞磨礪一番。

對此,東方聞似乎也毫不在意。隻收拾了行李,與京中狐朋狗友告別之後,便收拾了一車隊的行李,帶著家眷浩浩蕩蕩的踏上了晉北之旅。

同年夏天,金晉朝遭遇三月無雨的百年大旱。許多省份的莊稼絕收,百姓更是連飲水都非常困難,更別提吃飽肚子。於是到處出現病倒、餓死的災民。一時間,屍橫遍野。老百姓甚至連書上的樹葉,草根都挖來吃盡。更有甚者,甚者以黃土充饑,最後已經達到賣兒賣女,易子而食的地步。

雖然朝庭也有及時派官員前往賑災,不過因為半年前,金晉朝才遭遇了一場雪災。加之此次旱災,非小範圍的災情。甚者涉及到了全國大部分省份。所以朝庭雖然有心,但卻杯水車薪,難解大勢所趨。

更讓朝庭擔憂的是,伴隨著旱災與死亡的,還有更可怕的瘟疫。這場瘟疫席卷了災區,讓老百姓雪上加霜,苦不堪言。一時間流言四起,紛紛指責當政者無道,才會引起如此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更有甚者,直言這場旱災瘟疫是上天對昏君的懲罰,懲罰晉宣帝用卑鄙手段奪取弟弟東方聞的皇位。一時間,民心惶惶,群情激奮。

正當朝庭下重手,終於止住瘟疫,旱災亦有所緩解之時。晉北之地的六王爺東方聞,突然起兵造反。帶著義軍,連奪十三省,打得晉宣帝措手不及。待晉宣帝反應過來之時,也組織兵源抗衡。反奪了義軍所占三省。

盡管義軍群情激奮,士氣高漲。但晉宣帝這方畢竟是正規軍,經過了正式訓練的。是以兩軍交手之下,高下立現。數仗交鋒下來,義軍吃了不少暗虧。又丟了二個省。當然,晉宣帝這方,也未討到多大便宜,傷亡不小。一時間,兩方陷入膠著之中。

正當此時,大祈國突然派兵支援東方聞的義軍。義軍士氣大振,連勝數場,奪回了先前丟失的城池。晉宣帝接急報,連忙調兵增援。憑借著地勢天險,擋住了義軍的進攻。至此,兩軍又陷入僵持中。

這場戰爭一直持續了有一年多之久,後因戰事拖得太久,勞民傷財。雙方皆有筋疲力盡之感。於是在第二年秋天,雙方皆派遣文臣議和。晉宣帝所派之人,自然是右相納蘭行之。而東方聞所遣之人,也在納蘭行之的意料之中——乃東方聞新近竄起的智囊周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