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擁立李旦登基(3 / 3)

李重茂說完後,群臣高呼道:“陛下聖明。”

李重茂被群臣的聲音震得腦袋裏“嗡嗡”的響,又忘了自己要做什麼。高力士隻得又去低聲提醒他,說:“拿出來呀!快拿出來呀!”

李重茂看著高力士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要做的事情,高力士抖著自己的袖子說:“詔書,詔書。”

李重茂這次明白過來,趕緊從袖子裏拿出一份已經擬好的詔書,說:“那個……那個劉愛卿且上前來。”劉幽求走上前,接過李重茂手中的詔書,向群臣宣讀了李重茂禪位於李旦的具體內容。當劉幽求念完詔書後,群臣向李重茂高呼:“陛下英明。”

可這時,李重茂仍然坐在皇帝的寶座上。高力士又一次壓低聲音去提醒李重茂說:“下來呀!快下來呀!”

若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儀式順利進行的話,這倒是沒什麼。可是,在李重茂因為心情緊張,腦袋裏時常短路的緣故,把一個本來很嚴肅的禪位場麵,搞得七零八落,讓人忍俊不禁。

太平公主此時早已經是心有不滿,臉上布滿陰霾。當李重茂剛站起來,想要離開皇位的時候,隻見太平公主轉過身,臉色鐵青地對旁邊的親信說:“瞧瞧,你們之前都是怎麼做事情。一個禪位儀式讓你們搞成這般模樣,不知道你們成天都在幹些什麼,不像話。”太平公主的生冷地言語,嚇得李重茂心生恐懼,於是又一屁股坐在了龍椅上。

崔湜、岑曦等人受到斥責刹那間麵如土灰,慌忙趴在地上說:“望大公主恕罪。”

太平公主直接走到李重茂跟前對他說道:“天下臣民之心已歸附相王,這個寶座已經不再屬於你這小子了!”說完便將他從寶座上拉了下來。然後,請李旦即皇帝位。李旦走上前坐上龍椅,群臣向李旦高呼“萬歲”,恭賀李旦榮登帝位。

李旦登上皇位的當天,親臨承天門,下詔赦免天下罪囚,同時又恢複了少帝李重茂的溫王爵位。

曆史上,把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清除韋氏集團,廢除少帝李重茂,擁立相王李旦為帝的這次件事,由於這次政變發生在李重茂繼位後,所使用的年號為唐隆,故而稱之為“唐隆政變”。唐隆政變是中國曆史上一次有名的政治事件,這次政變的結果,雖然使得李唐王朝的權力結構發生了變化,但卻沒能從根本上改變,自武則天以後李唐王朝的混亂政局。這次政變實際上最大的受益者是太平公主。但是,最大的亮點卻不在於她,而在於它造就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李隆基。正是在這次政變發生了以後,李隆基作為李唐帝國的一顆政治新星冉冉升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自此,李隆基便踏上了通往帝國權力頂峰的曲折道路。

李旦登上皇位以後,任命許州刺史姚崇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貶黜韋嗣立為許州刺史,許州刺史蕭至忠為刑部尚書;任命絳州刺史趙彥昭為中書侍郎,中書侍郎崔湜為吏部侍郎,二人均任同平章事;任命兵部侍郎崔日用為黃門侍郎、參知機務。任命宋王李成器為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太子太師。

李旦下詔恢複則天大聖皇後的舊號為天後,追諡雍王李賢為章懷太子。李旦下令削奪已經死去的武三思、武崇訓父子的爵位和諡號,砍開他們的棺材,暴露他們的屍體,並鏟平他們的墳墓。李旦又廢掉武氏的崇恩廟及昊陵、順陵,又將已故皇後韋氏追廢為“庶人”,將被殺的安樂公主李裹兒追廢為“悖逆庶人”。李顯追複已故太子李重俊的爵位和名號;為敬惲、桓彥範、崔玄、張柬之、袁恕己、成王李千裏及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平反昭雪,並且恢複他們生前各自擔任的職務和爵位。

李旦赦免天下罪囚,改年號為景雲;凡未被處罰的韋氏餘黨,都被赦免。

在改年號的當天,太平公主以慶賀李旦登基的名義,請求李旦在麟德殿舉行宴會,大宴群臣。這個請求得到了李旦的準許。在宴會上,李旦雖然是皇帝,但是群臣心裏明白,現在最有權勢的人其實太平公主,並且李旦這個皇帝還是太平公主給擁立起來。因而,朝中大臣像眾星捧月一樣,圍在太平公主身邊,競相稱頌。無論是吟詩作賦,還是表演節目,都是太平公主為中心展開的,太平公主如癡如醉的享受著這一切。她曾經也得到過這份榮光。但是,那是她的母親武則天賜給她的。武則天死了以後,韋氏搶去了這些東西。但是,現在她誅殺掉了韋氏,手中大權在握,她靠著自己的奮鬥又重新奪回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這份榮耀。這對她來說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反觀,李旦卻隻能孤零零的幹坐在那裏無人理睬,那種落寞的心情,可想而知。李隆基雖然這次也是立了大功,可除了幾個忠於他的心腹向他敬酒之外,也沒人理會他。但是,李隆基並不在意在這個,他心裏在想:剛剛大明宮內死了那麼多的人,屍骨未寒;朝廷上亟待處理的政務堆積如山,尚未處理;你就在這裏大宴賓客,簡直不成體統,有什麼可值得這麼興高采烈的?他一口飲下一杯酒,歎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