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崇簡走後,李隆基來到崔湜的麵前,問道:“崔大人,別來無恙啊。”
崔湜說:“托臨淄王,不,托平王的福,並無大恙。”
“這就好,上官婉兒死了你知道嗎?”
“知道,早上聽府裏的人在議論,知道一點。”
“難道崔大人就不感到傷心嗎?”
“我為什麼要傷心呢?”
“這就奇怪了,崔大人能坐上宰相職位,這可全是上官婉兒的功勞。據聽說,上官婉兒可是很仰慕你的才華,經常品讀你的詩文。這個大人會有所不知嗎?”
“過去的事兒何必多提呢?人活著才是最終要的,死了就不必多言了。頂多就是幾滴眼淚而已,流了又能怎麼樣呢?還不如想想該怎麼活才好。”
“你可真不要臉啊。”李隆基抿嘴笑了笑調侃道。
“要臉?要臉的人是不會跟這樣的女人在一起的。她也不會對要臉的人產生任何興趣。”崔湜也笑著說。
“這個怎麼講?”李隆基聽到這話睡意全無問道。
“上官婉兒唯利是圖,趨炎附勢,最善於勾心鬥角,哪一個有臉麵的男人會對這樣的女人正眼相看。她本人又恃才傲物,自視甚高,稍微正直一點的人怎麼會入她的法眼。因此,隻有在她麵前阿諛奉承、低三下四的人,才能滿足她內心的榮耀感。”
“那她為什麼對你青睞有加?而你又為什麼屈從於她呢?”
“我其實不過是她所幻想的那個人,更多的是能滿足她內心的欲望。我屈從於她,是為了取得地位和富貴。大家都是各取所需罷了。”
“難道你和她之間就沒有什麼心心相惜,互相仰慕之類的感情嗎?”
“長安城裏的百姓早上吃餅且喝湯,平王覺得吃餅重要,還是喝湯重要?”
“當然是吃餅重要,吃餅可以充饑。但是,喝湯就勉為其難了。”李隆基想了想回答道。
“那就是了,我和她之間的感情就像是那碗湯可有可無。最重要的,還是在那塊餅上。”
“那武三思該怎麼說?”
“都一樣,她看中的是武三思的權勢,武三思在意的是她是天後身邊的人。”
“那不管怎樣都跟人品是沒有關係的,對嗎?”
“人品不值錢。”崔湜斬釘截鐵地說。
“這到底是什麼世道,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李隆基仰天長歎。
“世上的道很多,就看怎麼去走。大家都在走一條道的時候,世道也就跟著變了。”
“崔大人,今日聽君一席話,受教了。”
“平王客氣了,日後在下將侍奉大公主,與平王同堂謀事,還望平王多多關照啊。”
“崔大人見外了不是,以後我們可就是自家人,一起為姑姑效命。”
“是,平王。承蒙平王看得起。”
“在下也仰慕崔大人的才華,願聽教誨。”
“隨時聽候平王差遣。”
“崔大人,言重了。”李隆基轉過身暗下決心道:崔湜啊崔湜,總有一天我會讓你體會到什麼是世道,你這條狗!
這時,薛崇簡走到李隆基的身邊,說:“表哥,我剛才去房間找你,發現你沒在,你怎麼在這裏?”
“我和崔大人閑聊呢,姑姑醒了嗎?”
“母親讓你們過去。”
“好的,崔大人請。”
“平王先請。”
李隆基和崔湜見到太平公主時,太平公主的親信竇懷貞、蕭至忠、岑曦等人已經到了。太平公主說:“如今韋氏及其黨羽已被誅,朝綱急需整頓。可是天子年幼,不懂政務。天下大局急需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主持,我們不如擁戴相王為帝,以便順應民心。”
崔湜說:“大公主言之有理,相王寬厚待人,威名顯赫,為天下人所敬仰。相王若是榮登大位,乃是士人之所向,百姓之所盼。”蕭至忠、竇懷貞、岑曦等人也都附和太平公主的想法,然後他們都看著李隆基。